别让权威信息缺位成次生灾害
距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已经5天了。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媒体报道和公众关注形成了一股合力,让越来越多的核心信息逐渐被披露。但实事求是地说,这起事件的舆情应对和信息发布工作,与公众的期待尚有一定差距。
综合各方信息,公众诟病较多的地方主要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权威信息发布慢,比如“天津发布”在爆炸发生4小时后才发布第一条消息;第二,信息发布不完整,截至16日共举行了6场新闻发布会,但有5场未直播答记者问环节,生硬地终止直播引发猜测;第三,辟谣不及时,有些小道消息传了很久才被澄清。
越是重大突发事件,公众对权威信息的需求越强烈。如果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工作做得不到位,就容易引发各种猜测,甚至让谣言加剧社会恐慌情绪。最典型的例子是,15日上午有媒体称事发核心区附近存在大量氰化钠,方圆三公里的人员都将撤离,这一消息甚至引发了周边城市的恐慌,但5个小时后才被辟谣。
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力求准确、权威,是对民众负责、重视政府公信力的体现。然而,这并不是“慢作为”甚至“不作为”的借口。诸如事故原因、伤亡人员名单等信息,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查和核实,可以先弄清楚再发布。但是,第一时间通报事故发生的消息,告知事故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应该是没有难度的。
政府部门应该将信息发布当作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媒体报道就是这样,重大事故发生之后,从来没有哪家媒体会指望靠一篇报道“一锤定音”,通常做法是一边关注最新进展,一边发布最新消息,核实一条就发布一条。如果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也能借鉴这种模式,应该能减少公众获取权威信息的成本。
在此次事件的舆情应对和信息发布中,遭遇吐槽较多的一点是,媒体记者在6场新闻发布会上的提问超过60个,其中过半问题未能当场得到答案,相关负责人的回复大多是“不知道”“不了解”“没办法给答复”“下一场给答复”等。这种敷衍和回避,势必会造成舆论上的被动。
一事当前,政府部门要理解公众和媒体希望获取更多权威信息的诉求,这不是给救援和善后工作添堵添乱,而是公众的合法权益和媒体的职责所在。在当前的信息传播新格局下,像过去那样无视公众和媒体的诉求,像鸵鸟一样把脑袋埋进沙子里,已经行不通了。政府部门与其被尴尬逼问,倒不如主动公开发布信息。
“权威发布一旦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李克强总理昨日在天津爆炸事故现场的讲话,以及此前要求“及时公开透明向社会发布信息”的批示,值得天津市有关部门警醒。如何从公众和媒体对天津的批评中吸取教训,避免信息发布不及时、权威信息缺位成为“舆论次生灾害”,也值得其他地方的政府部门深思。(苏剑一)(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