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让教师交流轮岗成“变味”支教
今年,南昌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参与轮岗交流的教师在秋季开学前就要到接收学校报到。有教育界人士认为,推进此项政策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效率最高的办法。那么,事实如教育人士所期望的那样吗?
无独有偶。笔者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上学期就进行了交流轮岗,今天借“教育圆桌”这个平台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实际情况。
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凡男教师50周岁、女教师45周岁以下都要进行交流轮岗,这将成为常态机制,也是中小学教师评定高一级职称的必要条件。
在和部分交流教师的探讨中笔者发现了一种倾向:交流轮岗只是换了一所学校任教,与原校任教没有实质区别,备课、上课等常规教学还会延续以往的模式,另外有部分教师觉得交流轮岗并不利于学生。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笔者进行梳理后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其一,因为交流教师的人事关系等都不在轮岗学校,这使交流教师从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是匆匆过客,急盼着轮岗完毕回“娘家”。在轮岗学校,交流教师有时并不会刻意去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更多的选择是适应。
其二,因为交流时间短暂,轮岗教师在熟悉了所任班级学生的情况后又不得不匆匆离去,导致教学的连贯性被破坏,这让轮岗教师很无奈:一方面不得已去交流,另一方面却又来去匆匆,也不利于学生知识掌握的衔接过渡。
而实际上,家长们对于教师交流轮岗也持反对意见,原因只有一个:频繁更换教师让孩子无所适从,很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衔接。轮岗学校校长则告诉笔者,和前几年的教师支教一样,学校对如何管理交流轮岗“做客”的教师有些犯难。
教师交流轮岗似乎已经陷入一种尴尬境地,上述存在的问题不想办法解决,只能让交流轮岗成为“变味”的支教。
笔者认为,教师交流轮岗的大方向是对的,还必须再细化相关制度。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上,一位教育局长曾表示,如果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不改革,一个校长或教师在两所学校任职任教,很有可能出现因轮岗学校“不是亲生的”,而将工作重心放在原学校,导致轮岗难以落到实处。
交流轮岗人事制度改革是推进教师交流轮岗的关键,要让交流教师真正安下心来工作,就要将教师的人事关系同时转入轮岗学校,从思想上彻底打消交流教师“做客”的想法。另外,必须适当延长交流轮岗周期,使交流教师真正能够定下心来,扎根在此,这也便于轮岗学校的管理,保证轮岗教师和学校的充分融合,也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
同时,笔者认为交流轮岗更需扩大区域交流的范围,不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轮岗的比重,增加城乡教师交流的比值,让更多年富力强、具有先进理念和教学风格的教师参与其中。
从根本上讲,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建立一套完善的轮岗机制迫在眉睫。交流轮岗更加呼唤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无论身在何方,都要本着教书育人的教育良知,在岗一天,就要最大限度地投入职业热情,投身教育教学当中,才能无愧于心。
(作者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东祝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