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供给 服务改革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强科技供给”,“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李克强总理指出,创新既是实现“双中高”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依托。科技供给的创新,是创新驱动之源,是培育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关键。立足湖南实际,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长期性、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创新科技供给的意义尤其重要。
一、创新科技供给是湖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湖南地处中西部,资源禀赋优势不突出、现有发展水平距发达地区尚有明显差距。如何依托科技创新,弥补先天劣势,创造后发优势,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比如投资依存度高的重化工业在湖南制造业中的比重一直较高,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也造成了较为突出的资源环境压力,等等。这些现实问题,不能简单地靠压缩产能去解决,在“去旧”的同时也要“布新”,即通过改造提升科技创新的供给侧,盘活存量科技资源,减少重复的、低水平的研发投入,将低端科技供给占用的科技资源解放出来,投入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中,同时强化国际竞争意识,对标全球先进水平,吸纳全球优质创新要素,在“领跑”的领域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在“并跑”领域加速形成领先优势,在“跟跑”领域努力弯道超车,提升中高端成果占比,从而有效催生新的先进生产力。
二、创新科技供给的方向在于“三个突破”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7%,占GDP比重的提升幅度是“十一五”的两倍,“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广受瞩目,积累了一些科技优势,主要表现在:研发基础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数量较多,拥有一批世界领先的标志性创新成果。自创区先行先试优势。长株潭在国家新一轮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布局中率先获批,为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全省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创新文化优势。“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内核,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军民融合优势。湖南是军工布局重点省份之一,军工产业门类齐全,特色突出。省政府与国防科大共建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加快推动高端国防研发成果本省转化,这在全国也是科技创新服务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首创性举措。
科技创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利用好这些优势,在科技供给方面重点实现三个突破,为打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提供支撑:一是“无中生有”。依托科技创新,尤其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新产品、新产业、新市场、新业态。二是“有中生新”。将创新、绿色、共享、包容等元素融入产品技术研发、商务理念、管理模式和消费习惯等各个方面,引导形成新的供给和需求,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三是“有中生优”。努力提升中高端科技供给在科技供给总量中的占比,以先进创新成果改造提升经济供给体系,减少无效和低端经济供给,推动全省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
三、创新科技供给的重点在于“四个优化”
1. 优化长株潭区域协同创新,打造科技供给核心区。依托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政策试点先行的体制机制优势,加速推动国际国内高端人才、平台、技术、成果、资金等创新资源向长株潭集聚、向全省辐射,支撑引领长株潭经济“核”的形成、发展;按照“一区三谷多园”的总体布局和“核心先行、辐射带动、全面提升”的发展思路,认真组织实施示范区《规划纲要》,把长株潭地区率先打造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区、引领区。积极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建好长沙“麓谷创新谷”、株洲“中国·动力谷”和湘潭“智造谷”,引领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落实“省统筹、市建设、区域协同、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责任分工,加快先行先试,加速推动创新资源的集聚与扩散,进一步强化长株潭经济“核”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2. 优化资源供给,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目标更加聚焦,突出国家战略需求、政府设计、市场导向,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规划设计和实施若干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资源更加普惠,围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本着“宽进严出”的原则,尤其是积极回应青年科研人员和草根创新群体的诉求,提升鼓励自由探索的力度;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加注重服务民生福祉和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环境综合治理、生命健康、农产品安全高效生产等重大科技工程,把提升民生、改良生态、发展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
3. 优化制度供给,释放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的创新,激活人的创新,有赖于优化制度供给。在科技资源整合、人才激励、成果转化、商务环境建设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重视中小微企业对制度创新的诉求,简化流程,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打通政策落地环节,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解决科技经费“参公管理”问题,以“松绑助力”为导向,探索建立弹性化的科研预算管理体系,把规范科技经费管理与完善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配套措施和操作细则,畅通创新成果向实体经济转化、知识向财富转化的通道。进一步调动市县科技部门的积极性,完善厅市合作机制,扩大基层部门、基层单位的科技管理自主权,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4. 优化服务供给,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的政府公共服务是有效供给的有机组成,同时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供给,重在普惠各类创新主体,如落实促进全省众创空间发展举措,加快建设一批省级众创空间和农村“星创天地”;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全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向广大创新创业者开放共享;组织实施好各类人才计划,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各类服务功能区,完善非公经济创新人才服务,解决引进人才水土不服的问题;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继承和发扬“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内核,组织开展创业导师培训辅导,支持“创客”、“草根”、返乡农民工、青年大学生等群体“筑梦”“追梦”“圆梦”,激活新的有效经济供给。
(本文作者系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