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刘金国任中纪委副书记 爱人一直是临时工

27.10.2014  11:58

  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选举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为中纪委副书记。这则正常的时政新闻这两天却在网上成为热点,原因是各家媒体把标题都做在了“刘金国当选中纪委副书记爱人一直是临时工”上。

  刘金国是2011年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的闪光点很多,但媒体最关注的是廉洁二字。在“感动中国”评选时,央视对刘金国有这样的介绍:1995年,刘金国(注:时任秦皇岛市公安局长)调到河北省公安厅,搬家时他的全部家当只有半卡车旧家具,和一台黑白电视机。单位分给他一套房子,需要交4.6万元的集资款,但刘金国硬是拿不出这笔钱,最后只能找银行贷款。担任领导职务的几十年,刘金国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他自己的38个亲属无一跳出“农门”。

  《人民公安报》曾报道,刘金国担任领导职务30多年,爱人一直是临时工。

  刘金国当选“感动中国”人物后,有记者到他的老家河北昌黎县新集镇小港村探访,发现他81岁的老母亲陈惠英住在1987年盖的小平房里,家里的墙壁裂了缝,用海报遮住凑合;刘金国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没有一个沾过他一分钱的光,都还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反腐倡廉,民心所向。刘金国刚刚当选,网上关于他的介绍中就有了“当选中纪委原因”,第一就是廉洁。这是群众的理解,但完全符合共产党对自己干部的要求。最近有一部热播的好剧《北平无战事》,启示之一就是,当年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重要原因是廉洁战胜了腐败。

  福建人民出版社最近再版了习近平在宁德地区工作时的著述《摆脱贫困》,在写于1990年2月的《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一文中,习近平说,中国有句古训:“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来得民心呢?靠的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条真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证明了这条真理。1989年的政治风波也从反面教育了我们:廉政建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不能承担起这种历史使命,我们就会失去民心,就会被敌人找到进攻的缺口。

  摆脱贫困,中国已经证明了能力。但廉政建设这一使命的担当,可以说永无止境也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