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出台 儿童用药“定量靠手掰 ”有望终结

06.06.2014  23:23

说到给孩子吃药,很多家长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靠手掰,用刀切,几乎就是家长给孩子喂药的常态。不过,近日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这意味着,今后将有更多企业为儿童"量身定做"适宜剂型和规格药品,长期困扰患儿家长的儿童药“靠手掰”问题有望终结。

陈女士的宝宝只有十个月大,说起给孩子喂药的不便,她有着切身的感受。

陈女士:比如说给孩子喂药的时候,一瓶口服液要分三次喂的话,不好控制量,而且喝不完的倒掉还浪费,我给孩子喂药片的时候 都是碾碎了喂,挺不好弄的。

市四院儿科主任医师 郭秀霞:儿童用药的一些特点,我们医院儿童专用药的比例可能只有全部药品的10%之内。

由于专门给儿童服用的药物比较少,医学界通行的办法,就是将成人药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相应地减少用量,给儿童服用。艾冰是市四院药房的一名药师,因为医院服务的患者有很多婴幼儿,所以她经常需要对一些药品进行切割。

艾冰在药房工作十年了,她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国家对儿童专用药是越来越重视,儿童用药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仍然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市四院药师 艾冰:有些药写着两岁以内半袋,两岁以上一袋,是不是可以生产一些最小剂量,比如两岁的就是一袋,两岁以上的可以增加几袋。

有关专家指出,儿童常常被称作"小大人",但在用药上绝不能简单视为“微缩版的成人”。

市四院儿科主任医师 郭秀霞:许多药品说明书中仅有"小儿慎用或酌减""谨遵医嘱"等描述,缺少明确的儿童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也未明确标注不良反应警示等信息,临床医生只能凭借临床实践经验用药。一些儿童家长缺乏科学用药常识,对于没有儿童适宜剂型、规格的药品,往往简单从个人用药经历自行决定减少药量或改变给药方式,不但难以准确控制服药剂量,影响药物疗效,也带来了用药风险。

多年来,企业生产儿童用药的积极性不高,是造成儿童用药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市四院儿科主任医师 郭秀霞:投入的成本比较大,研发比较困难等等因素都是企业不愿意生产的原因。

为了让企业生产更多更好的儿童用药,近日国家相关部门下发的《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提出,对于儿童用药建立申报审评专门通道,建立鼓励研发创新机制;加强政策扶持,保障生产供应。 通过相关政策的落实,推动更多企业主动为广大儿童“量身定做”适宜剂型和规格药品,从而实现“良药不苦口、定量不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