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军:减负重申25年,谁轻松了?
1990年2月15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申贯彻〈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提出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腾讯教育2月15日)
刚看到这条消息,我有些惊讶,减负喊25年了呀?再仔细看看,何止25年,这是“重申”啊。赶紧上网查,《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原来是1988年出台的!此后教育部一再重申减负,据说相关文件已经有50多份了,几乎每年两份。这样看来,教育部是很重视中小学生减负问题了,但哪一份文件管用呢?这难免叫人心中生疑,翻来覆去地发文件够轻松了,好像并不打算真正解决问题,是不是有点应付的意味?
就在我对25年前的减负“通知”产生兴趣的时候,身后正坐着一个一边埋头苦写寒假作业,一边叫苦连天的孩子。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20多天的寒假要写厚厚3本寒假作业,平均每天都要写一两个小时。他的一些小伙伴更是感到苦不堪言,因为他们的老师还另外布置了一些寒假作业。有个孩子大发牢骚,寒假跟平时上课一样没完没了写作业,还不如不放假。有邻居也替孩子感到委屈,平时孩子没睡够,放假也不能叫孩子多睡一会儿吗?初中的学生有五六本寒假作业,这年过得能轻松快乐起来吗?减负喊了二三十年,反倒叫人觉得越喊孩子们肩头的负担越重。有没有人尴尬?会不会再发一份减负文件?
那边高高在上空喊减负,这边辛辛苦苦写作业。显然,有关部门的减负规定药不对症。我查看了几份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文件,感觉着都不过是就事论事,所谓的减负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只是官僚味十足的空头口号,恐怕根本就没用心去找病根。为什么就不能说得果断一点,让那些一再给孩子们增加负担或者不肯为孩子们减轻负担的主管部门领导承担一点责任受到一定的处分?
减负提出快30年了,有关部门除了发文件喊口号,又为孩子们减负创造了哪些条件?教材改革考虑到减负了吗?教学安排做到减负了吗?孩子们课外又能去哪里让家长放心?
越来越多的减负文件越来越让人难以轻松起来。如果不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走出课堂,减负文件就只能沦为令人心酸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