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小康”开局之年大布局
李克强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至7%,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至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他同时指出,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我们要做打硬仗的充分准备。
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
李克强说,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李克强指出,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三点。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李克强说,2016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三是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四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五是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六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七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八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随着“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划上圆满句号,中国迎来了“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作为这一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完成预期目标,“十三五”规划将如何发力,令人瞩目。应《瞭望》新闻周刊之邀,部分专家学者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解读,并对2016年以及“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经济出现转折性变化
向东(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二司司长):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交实底、亮实招,让大家感到信心。过去一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是近些年来最严峻的,世界经济的不确定、不稳定性依然在继续加大,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走势也是波动不定,新兴经济体也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和下滑。国内面临“三期叠加”的矛盾,多年来深层次积累的矛盾更加凸显,地区、行业的经济走势呈现出分化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经济还是继续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最后GDP增长率是6.9%,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按2015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算,大约是10.42万亿美元,较之上年增长近5000亿美元,相当于瑞典的GDP,其在全球经济体排名为22。全球范围而言,10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只有中美两国。过去一年,很多人认为美国是一枝独秀,但是四季度其增速只有0.4%。
中国经济处于爬坡过坎的阶段。这个阶段,所有的政策指向都是围绕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提质增效,传统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扛住这口气。之前我们并没有像一些国家搞量化宽松,没有“大水漫灌”,就是必须要忍受这种调整的阵痛。企业有生有死,我们有大量的占据优势资源的“僵尸企业”,活不好也死不了,需要通过市场出清来解决。
我们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只要就业还比较充分,百姓收入能够有所上涨,环境有所改善,那么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当前的形势有一个很好的验证方法,就是看就业,去年大学生就业是740万人,最终解决了1312万人的就业。最近几年解决的就业人口都在千万人以上。总理经常引用的调查失业率,这个包括了农民工,比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更真实。
我们的结构调整取得了进展,这是可以验证的,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服务业比重为50.5%,比第二产业高10%,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6.4%,而过去经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投资来拉动。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转折性的变化。
另外一个验证是居民收入增速跑赢了GDP,环境有所改善,单位能耗下降5.6%,是近年来下降最多的,虽然有经济放缓的因素在内,客观来讲,雾霾较之去年还是有所改善。
中国经济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在国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十分难得的。我觉得今年可能是2008年以来最困难的一年,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特别是没法改善的外部环境,世界经济依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日本去年四季度是负增长,全年增速大约是0.4%,美国是2.3%,欧元区大约1.5%,俄罗斯负增长3.7%,巴西也是负增长,印度7.5%虽然比我们高,但印度是2万亿美元,中国是10万亿美元,和我们没有可比性。对于速度,我们希望是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增速。
“十三五”期间,如果实现目标,我们有可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现在我们的人均GDP是7000多美元,如果实现“十三五”目标,GDP可能达到90万亿元,人均GDP或超过12000美元,按照联合国、世行的标准,我们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历史性的一页。
“十三五”期间,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要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这次提出个新词“新经济”,就是以“互联网+”、3D打印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主体形成的新经济。新经济代表着新的发展动能,其成长速度超出我们的预料,很好地支撑着就业。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会为传统动能的改造升级创造条件,比如河北钢铁大约关停了上千万吨,下岗60余万人,但政府层面就安置十几万人,大部分流入新经济。大力发展新经济,新动能并不是否定旧动能,相反是对其改造升级。
今年政府在财政政策方面最大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减税降费。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财政收支也有压力,但也要放水养鱼,减轻企业的负担和运行成本。货币政策方面强调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的活力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采访记者:王仁贵;实习生李亚飞协助整理)
把增长目标
确定为一个区间的意义
王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四个判断:一是中国经济增速处于“三期叠加”后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的艰难探底阶段,二是中国经济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攻坚关键阶段,三是中国发展的驱动力处于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酝酿突破阶段,四是中国经济处于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实体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国际风险和国内风险叠加交织在一起,并有可能集中爆发的高危阶段。
2015年,政府在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可圈可点,突出表现在:提出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标志着宏观经济管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即由需求管理为主转向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的着眼点开始由短期框架下的被动“救市”、“维稳”,转向中长期视角下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更加注重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直面困难和问题,直面我们所面对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的基本面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各项宏观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如第一次把经济增长的目标确定为一个区间,这就既给政府未来的宏观调控留下空间,增加了主动性和灵活性;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市场预期,一旦滑出增长区间下限,调控力度就会加大。又比如,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将财政赤字适度扩大,今年拟安排2.18万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等等,都是在正确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前提下,为妥善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而未雨绸缪。
“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指挥棒,政府明确了今后五年以及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我们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失衡问题,弥补发展短板,打破需求管理路径依赖,着力从供给侧发力,进一步破除供给约束、释放增长潜力、探寻增长新动能。
关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项工作部署,分别是: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这几个方面都很有针对性,都是针对供给侧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如劳动、资本、技术、制度等,以及针对当前我们经济发展在供给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还太多、全社会创业创新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的障碍、很多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矛盾、产品不适销对路导致库存积压浪费资源、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展缓慢,等等。这些工作安排,是对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做部署的具体落实,都是着眼于提高要素配置的效率,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供给质量,并且力图用改革的办法来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采访记者:王仁贵)
宏观经济总体呈现触底企稳特点
张立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伴随2012年以来各项稳增长政策效果正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当前宏观经济总体呈现触底企稳的特点。从消费来看,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提高了15.4个百分点。去年6.9%的GDP增长中,应有超过4个百分点是消费贡献的。这都表明稳增长重点由投资转向消费,稳消费效果非常明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支撑作用比投资更可持续,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非常可靠的基础。
从基础设施投资看,2015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达到17.2%,远高于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长。2015年和2012年相比,基础设施投资占比也明显提高。这说明政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来稳投资,效果也非常明显。基础设施投资作为投资稳定器的作用正趋向增强。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受城镇化的推动,以及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2015年以来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全面回暖。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资金面在不断好转。到去年12月份,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由负增长转正,增幅高于房地产投资增幅。从历史经验看,这是房地产投资出现拐点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说,房地产投资由降转稳的变化将会发生。房地产走稳,加之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整个投资就会呈现由降转稳、稳中趋升的态势。
所以说,中国经济触底企稳的大趋势是越来越清楚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显不回避风险,不回避困难和挑战。政府做了很多针对性的安排,出实招。例如,从稳增长的角度来看,提到阶段性地扩大财政赤字,赤字规模由去年的1.62万亿,增加到2.18万亿,来支持减税降费,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来引导社会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展。
从报告中不难发现,报告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许多内容,变成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举措,这在报告的很多部分都有十分明确的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就体现得十分清楚。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强调“三去一降一补”五个方面,还特别强调改革。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创业创新环境的打造,通过改革使创业创新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来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访记者:宫超)
李燕(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我国经济当前遇到的诸多问题,有国际性、周期性的原因,但根本的是经济结构性问题。这种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为供需结构性矛盾。
具体来讲,一方面存在供需总量失衡的问题,部分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难以被市场消化,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另一方面,还有供需结构性错位的问题,我国大量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却供给不足。例如,我国的粗钢是严重过剩的,但模具钢、特种钢是供给不足的。
我们应该看到,伴随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现有供给在质量和体系上不能完全适应消费需要。这就是老百姓海外购物不仅买皮包、珠宝等奢侈品,还带回奶粉、牙膏等的原因。如果供给侧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会导致更强大的需求溢出,长此以往会影响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此外,目前我国供给侧还存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问题。目前,我国传统产业的增速放缓,但新产业、新业态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企业生产成本比较高,市场主体创新活力还未完全释放,这也是一个值得加大关注的问题。正是出于上述多方面原因,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为六个方面来论述,其实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四大路径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体制机制改革的路径(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创新驱动的路径(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力),结构调整的路径(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和优化发展的路径(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
需要强调的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从结构性入手,从供给侧来发力,同时也要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不能忽视需求侧的作用。比如在重大技术创新的应用和产业化环节,就需要从消费者补贴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培育消费需求,兼顾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
(采访记者:宫超)
进一步突出创新的战略地位
李哲(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纵观整个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创新成为突出亮点之一。我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基础。第三代核电技术、国产C919大型客机、量子通信、载人航天等多项技术成果,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等科技事件,都体现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进入了一个厚积薄发的时期。未来五年,是科技创新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科技创新要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
第二,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对新时期创新与发展关系做出的重大论断,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在第一动力的引领下,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是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就要求科技创新既要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也要在补齐自身短板上下更大功夫,大幅度增加科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第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部署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未来一段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供给质量的重中之重,也是打造我国先发优势、构筑引领型发展的有力支点。
第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被作为今年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政策的完善和推广,将发挥对科研人员、创业人员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继续放宽投资准入等经济政策措施,也将加强企业家的市场信心。两方面政策将共同发力,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稳定的创新环境。(采访记者:孙英兰)
赵刚(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十三五”规划建议已将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强调,创新要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可见,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相较于前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倡导的创新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
首先,进一步突出了创新的战略地位。在2014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分别出现27次、38次,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出现高达61次,词频近于翻番。这充分反映出,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求以新动能替换旧动能。而且,与前两年相比,政府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等各方面均进行了规范指导,使创新政策的覆盖面更广,措施更具体,责任也更明确。
第二,对科技创新突破的要求更明确。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明确,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可见,科技创新必然是未来五年创新政策的重中之重,国家对科技突破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第三,推动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走向实质。虽然党的十八大已提出企业是创新主体,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路径依赖并不容易被扭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过去一年里,国企改革步入“元年”,“僵尸企业”被要求加速清理,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试点,国企创新活力将被激发。同时,伴随政府分批取消或下放上千项审批事项和审批权,国内创新的氛围将更为浓厚,中小创业企业面临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将逐渐被消除。未来五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将实至名归。
第四,进一步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2015年,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互联网+”和与“双创”相关的政策,掀起了全社会创新的火热氛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因此,未来五年,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的支撑下,创新环境将更为宽松、更有保障,全民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将被充分调动起来,吸纳就业,创新在全社会将蔚然成风,推动经济发展。
第五,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当前,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已成为阻碍我国创新的重要瓶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对象。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推广等都有利于增强创新动力,充分体现了政府把创新也贯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之中。
(采访记者:孙英兰)
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时代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是今年八大重点工作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
过去我们一直在调结构,却始终调不了,原因在于我们的增长速度太高了。比如“十五”计划提出的预期目标是7%,但实际结果是9.5%,所以“十五”时期结构调整目标并没有实现。“十一五”提出的是7.5%,但实际结果是11.2%,这也是“十一五”没能实现结构调整目标的原因。
怎么找到结构调整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恰恰是经济增长达到中高速以后,才使得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不同的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增长,也会对生态成本、资源成本带来比较大的变化,不是取消成本,而是降低成本。现在政府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是要跳出原来传统的7%或7.5%之类的表述,比如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7.0%左右,6.9%也是在这个范围内。
中高速增长阶段也正是结构性调整能够取得实质进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结构调整还与一个人们关注度不是很高的指标有关,即恩格尔系数。
2010年,中国城市的恩格尔系数是35.7%,属于富裕阶段,2014年是31.0%,2015年数据还没出来,我们保守估计在30%以下,进入更加富裕阶段。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在2010年是41.1%,2014年是33.6%,2015年预计在30%左右。这意味着全社会的恩格尔系数在2015年将会下降到30%多一点,也就意味着城乡居民在“十二五”时期全部进入更加富裕阶段,而且恩格尔系数下降的速度还很快,这就为我们的市场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微观基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90年代城市的恩格尔系数开始低于50%,农村依然在50%以上。而后主要是解决硬件消费问题,主要包括几大件等。一旦恩格尔系数降到40%以下,所谓的富裕阶段就开始对服务产生需求,如果进入30%以下,进入更富裕阶段,需求就主要转变为服务了,包括对医疗的需求、健康的需求、教育的需求等。对服务性消费迅速增长,特别是旅游,既是商品消费,又是服务消费,呈现爆炸性增长。
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恩格尔系数降低之后必然导致对服务消费的增加,必然会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时代。现在的问题是还没有满足有效需求,比如现在的医院看病难,需求满足不了,供给相对不足。
从现实的角度,要做好去产能去库存,降低成本等。从中长期的视角看,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让资本投入更高效,保持比较高的就业参与率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就尤为重要。从人力资本角度看,到2020年要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目标,中国在这方面潜力巨大。
(采访记者:王仁贵)
新型城镇化攻坚克难
王小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城镇化的笔墨是比较多的,内涵很丰富。将城镇化作为有效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城镇化与消费、投资都有很大的关联,是“十三五”期间必须要破的一个题。十八大以来就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但是进展缓慢,目前从经济宏观面来看,投资消费需求都存在问题,从现实来看,因为城镇化的滞后,对农村的发展、中西部发展乃至区域发展都会带来问题,所以今年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重要举措之一,步伐也在加快,具体有三大举措:
一是农民工市民化,讲了很多年,现在必须通过相关制度性的变革来推进。哪个领域都有结构性改革,我认为城镇化这个领域,最大的结构调整内容是户籍制度改革,这是涉及到1亿人的任务。
二是棚户区改造。我认为含义可以扩展,保障房、棚户区改造等是和扩大消费、城市规划等连在一块的,其实就是城市更新改造升级。现在建的城市,我们发现出现了许多问题,今年没有特别提城市病,实际上在房价、交通、停车难、地下基础设施等方面问题很多。关于城市改造的内容是和投资、消费连在一块的,一些内容分散在政府工作报告不同的分类里。具体来看,报告提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认为措施的力度还应该更大些,还有拓展空间。
三是讲城市规划,强调“三规合一”,强调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任务是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5年的话就是1万公里以上,但是这需要净投入,经济效益也不会立竿见影,所以我有些担心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总体来看,新型城镇化的内容很丰富。还有就是去库存问题。有报道认为去库存的目的就是刺激房地产,认为今年的政策主要就是把房地产再推上去,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认为去库存实质是要把泡沫慢慢挤掉,绝不能理解为刺激房地产的政策,又像过去那样,把房地产放在一个主要的位置,依靠它来稳增长,是危险的。
要去库存,首先要摸清刚需以及改善型需求到底有多少,对症下药,不能把投资性需求调动起来了,投资性需求没有持续性。鉴于当前房地产需求是不足的,需要通过市场的机制即通过降价销售的方式,去库存。房地产虽然是特殊商品,但也有与其他商品一样的特性,以投资、投机品来定位,对去库存无益。
应考虑城乡一体化的农民需求,在其购买入城等环节上进一步打通,解决库存要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城镇化要解决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要与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
(采访记者:唐敏)
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
张红宇(农业部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现阶段农业发展要跟上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节奏。中央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就农业方面来说,补短板一是补农产品供给的质量效益短板,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二是补脱贫致富的短板和农民增收短板,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我国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份额,制造业为世界提供1/5的工业产品,我国的农业在数量上也基本占到了全球粮食产量的1/4左右。我国工业在某些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农业的最终定位是有什么样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水平,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要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如何推进这一目标?从根本上要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走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产供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要明确三大任务:一是通过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有效需求要更加侧重对农产品的质量需求、安全需求和品质需求。二是要在农民收入方面做文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速度还不能令人满意,提高农民收入任重而道远,必须要有所作为,要像扶贫攻坚一样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三是农业必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其关键是“一控、两减、三基本”问题:即控制农业水资源的过高不经济利用,控水,减少化肥、农药的绝对使用量,促使作物秸秆、农膜和动物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基本回收利用。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目前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在中央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做大文章,着眼于中高端的农产品供给,实现农产品供需新的市场出清,确保有效供给。
要着力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真正改变过去那种不注重效率的、粗放式的经营方式,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让农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
还要在农村改革方面趟深水区、啃硬骨头,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经营制度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要有所突破,通过改革实现强农、富农,构建完整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框架,通过改革化解城乡工农二元体制机制矛盾,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共享发展。
(采访记者:李绍飞)
自贸区战略:寻求发展新空间、新动力
陈文玲(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6年工作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在开放发展理念下,发展自贸区网络体系,形成中国自贸区的战略以及中国自贸区的战略实现路径,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任务,也是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突破口。
当前全球30%以上的生产都是为国际贸易进行的,也就是跨国的,国际贸易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动机,是通过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国家与地区融合的转化器,是通过自由贸易形成今天繁荣的社会、繁荣的市场的催化剂。因为有了自由贸易,才形成了今天的国际市场和迅速发展的世界经济,才使世界经济的发展成为各个国家共同的责任与共同的希望。
“十三五”期间,面对国内国际形势的调整变化,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寻求发展新空间、新动力,其中的一个重大战略就是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为此,要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这是我们的法宝。
中国的自由贸易区目前在全球分布,已经签署并实施14个自贸协定,正在推进多个自贸区谈判,涉及到30多个国家,涉及到亚洲、非洲、北美、南美,覆盖世界各地。
“十三五”期间,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将加快推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自贸区的试点加快推进。除了上海的自贸区试点之外,去年中央又批准了天津自贸区试点、福建自贸区试点、广东自贸区试点,目前这四个试点都在加快推进。
推进自贸区,我们要取得成熟经验,加快复制推广的一整套做法要形成体系,成为推广的范式,能适应更高标准的贸易规则、投资规则,甚至要超高标准,在某些方面我们要超越一些国家没有达到的标准。我认为自贸区的试点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就是中国新的对外开放要和美国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规则、体系、秩序相抗衡、相匹配、相衔接,使中国能够迈入更高标准的对外开放。
二是构建自贸区的网络体系。我们要在“一带一路”战略总的框架下构建以周边和沿线国家为主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用“一带一路”这样一个重大的倡议,使更多国家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通各个国家之间有形的、无形的壁垒和障碍。这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要在全球的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的转移中实现无障碍,使我们的贸易和投资在便利化、自由化方面无障碍,起码是消除障碍。这实际上是一种共享经济,也是对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理念的诠释,是非常好的国际化的诠释。
(采访记者:王仁贵)
让百姓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龚维斌(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总理在报告中的这句话,令我印象极其深刻。即便是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也要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红利”,突出了“共享”的发展理念,也体现出本届政府“为政之道,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
我认为,报告中所涉及的今年民生部署有三个特点。除去总理所说的不漏民生实事外,还有其他两个。其一,直抓民生热点领域。部署完全是围绕百姓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民生领域而展开的。其二,民生工作力度加大。可以预想,今年必然会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扶贫等重点民生领域,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百姓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
具体来说,在被称为“民生之本”的就业领域,报告提出,今年要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做好涉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托底帮扶、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等等。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通过针对就业重点人群的具体部署和指导,完成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的目标是有保障的。
在社会保障领域,报告提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加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等等。百姓能够看到一张牢而密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不管是扩大就业创业还是增加社会保障,其结果之一就是会带来居民收入的增长。有了具体部署,我们对完成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充满信心。
透过报告,我们发现即便财政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今年民生工作力度依旧不小。比如今年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等等。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政府下大力气改善民生,根本目的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我期待各级政府能将这些切实可行的民生举措,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旦落实到位,相信百姓一定会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采访记者:屈辰)
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
刘国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健康领域的突出特点是直指重点、难点,不但对最近社会关注度高的儿科医生短缺等问题做出安排,而且着眼长远,筹谋“三医联动”、分级诊疗、医务人员薪酬工资改革等行业关注度高的问题,特别是首次提及的药品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都让人印象深刻。
具体而言,政府工作报告对医疗保障着墨最多。报告明确,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政府加大投入医保的力度不变,显示了其保民生的决心。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坚持供给侧改革,对医疗行业尤其重要。
过去,医疗卫生的改革大多集中在需求侧,比如通过医保支付比例来干预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调节不够理性的就医行为。实践证明,仅从需求侧着手的改革效果有限,很难有所突破,那么现在,我们就需要考虑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入手,在加强需方管理的同时,从医疗服务体系切入,去改变很多制度上、结构上的问题,而不单单是靠需方的改革。
分级诊疗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之招。但目前还有一些人,甚至是业内人士对分级诊疗的理解失之片面。分级诊疗的精髓并不在于简单扩张基层医疗机构的床位、人员,而是要对不同医疗机构进行功能上的分类,让需要获得门诊服务的患者去诊所治疗,让急诊患者、住院患者在医院获得服务。换言之,医院不应该提供普通门诊服务,而应该专注住院服务、急诊服务,让社会诊所成为普通门诊服务的全科服务主体。这将从根本上缓解大医院“拥堵”的现状,实现理性就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关于医务人员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的问题。在我看来,保证医务人员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向不走偏,一定要注意分类,也就是说,对于在医院提供住院服务、急诊服务的医生,可通过年薪制等办法进行薪酬改革,留住他们;对于提供全科门诊服务的医生队伍,则需给他们“松绑”,从大医院解放出来,在社区、基层的广阔天地开展便民、放心的首诊全科服务,同时医保支付全面跟进,多管齐下,真正实现居民在家门口看病方便、放心,医生靠自己的优质服务获得体面的高收入。(采访记者:张冉燃)
钟秉林(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沿着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主线谋篇布局。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既有过去政策的延续,比如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等,也有一些新的提法,比如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这些充分反映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我们很受鼓舞。在此基础上,教育界还要认真考虑怎样把有限的教育经费花好,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
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我们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已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并由此引发出高等教育公平、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就业、高校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说到底,低水平、低质量的公平是没有意义的,老百姓也是不会满意的。而要提升教育的质量,关键还在于坚持内涵发展,但这显然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因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优良办学传统、鲜明办学特色等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钱堆砌。
在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方面,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并由此引发义务教育择校热等问题。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涉及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区城布局等,其中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显得尤为关键。具体说来,要在继续加大政府教育投入的同时,吸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吸引海外优质教育资源进入中国市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采访记者:张冉燃)
高宏存(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更加务实的特点。在文化建设方面,总体思路延续了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紧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一些方面做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首先体现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经过几年努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长效进展,但是仍有一些问题亟待重视。比如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难以适应群众日益变化的文化需求;再如不同地域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均衡,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相对较低。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强调了数字文化建设,以适应互联网技术兴起之后,人们接受文化信息方式的变化。报告提出“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这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对称问题的回应。同时,还特别强调“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城乡基层关系群众日常生活,是群众品格养成、幸福感获得、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保障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权利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的效力和普通大众的获得感。
其次体现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上。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不仅是城镇化过程中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和源泉。如何保护和“活化”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和群众生活建立联系,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已经成为中央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这次报告在“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中提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等工程”,这是对延续中华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回应,同时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具体途径。未来要在工程具体实施层面多做文章,把传统经典文化渗入学校、社会、家庭等不同群体中,“活化”经典,让传统经典文化成为创造当代文化的基础。
(采访记者:刘苗苗)
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这一侧
高小平(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对政府工作报告,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三个字:准、狠、稳,亮点和新意也突出表现在这三个字上。
准,就是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准确地阐述了行政管理改革和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准确地定位了政府的职能进一步转变的方向。报告对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各项政府自身改革都精准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发挥效应,让企业活力进一步释放,让老百姓办事更加便捷。
狠,就是在强调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时突出一个“狠”字。狠下决心,体现了破旧立新、壮士断腕的巨大勇气和坚强决心;狠抓落实,严肃解决行政不作为问题,加强政府督查,严格绩效管理,运用第三方评估等综合性手段,调动广大公务员积极性,鼓励他们干事出活、建功立业;狠刹四风,对腐败、违纪违法案件和不令行禁止的行为实行零容忍,确保国家政令畅通、政通人和、风清气正。
稳,就是政府自身建设要稳扎稳打、稳中求进、稳中求好。改革步伐要稳健,既要有紧迫感,又要看到艰巨性、复杂性,既要追改革的进度和速度,又要把握好力度与节奏的协调性;大政方针要保持稳定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的一项重大决策,它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临时性政策,它会在相当长时间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
报告在第三部分“2016年重点工作”的第二条“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中强调的问题,实质上是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这一侧。就是要继续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管好宏观和市场秩序,发挥市场配置经济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法治在配置政治和社会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接下来,总理提到“为政之道,民生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方向,也体现了我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已经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有能力为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的现实情况。
政府工作报告就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依法履职、廉洁履职、勤勉履职。这是建设法治政府、透明政府、有为政府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依法履职是贯彻依法行政的手段,就是把公务员的所有职务行为纳入法制轨道来履行。廉洁履职是对廉洁从政誓言的具体落实,就是公务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不贪不腐、廉洁自律。勤勉履职是创造行政绩效的基本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的改善,必须紧紧依靠全体公务员勤奋有为地工作,必须充分调动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采访记者:张程程)
从制度上遏制腐败,
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
王怀超(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成效显著,得到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公认。强力反腐是必要的,不重视腐败,就有亡党亡国的风险。
目前,“疾风暴雨”式的反腐败斗争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声势,对各地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不敢腐”的氛围已经形成。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还要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制度,从制度上遏制腐败。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容忽视”,具体表现有哪些?应该看到,经过强力反腐,目前政治生态已经有了很大好转,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了新的表现。有些腐败行为更加隐蔽,不易察觉,例如,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买官卖官现象仍然存在,更加隐蔽;破除干部选拔中的“四唯”现象后,少数部门和单位选拔干部时,党委书记的权力过大,若得不到有效制约,如果一把手有私心、不正派,仍然选不出好干部,一个坏干部,就会带坏整个部门和单位的风气。
目前,乱作为的现象已经得到有效遏制,而干部不作为、不会为的问题比较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我看来,懒政怠政就是当前一种新的腐败形式。例如,部分地区和部门存在“干部不敢干事”的现象,这是反腐败斗争始料未及的。以前干部都在抢项目,现在一些干部却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出现,这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对干部队伍都不是好事,要赶紧采取措施。
又如,一些干部在过去的工作中,可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规矩”的行为,在党中央大力反腐的压力下,存在“担惊受怕”、“怕出事”的心理,不敢放手大胆工作。在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过程中,怕得罪人、被举报,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改革空转。
再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很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理念,一些干部的理念更新跟不上,能力不足,导致“不会为”。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
李克强总理讲到这部分内容时,全场掌声热烈。我能感觉到,大家是发自内心地认同。
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对广大干部,既要有督查问责机制,也要有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现在,对干部的惩处、督查问责的机制相对较强,但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不够健全。
就激励机制来说,可以有精神激励,还可以有物质激励。对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的好干部,要加大表彰和宣传力度。如果干部因为敢闯敢干,得罪了人,有人给他捣乱、诬告等,组织部门要挺身而出,为好干部担当,保护干部,为干部维护名誉。
就物质激励来说,对成绩突出、勇于担当的干部,可以给予物质激励,也要敢于提拔。
容错纠错机制也要健全。对干部犯错要做出具体分析,如果是偶然犯错,也要对其长期以来的工作表现做出客观评价。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判断。不能因为偶然犯错、无心之错,就把干部一棍子打死,这容易伤害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总之,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制度安排,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毕竟,事业是靠大家来做。(采访记者: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