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 支持农业 服务农民 ——邢台市社在沙河高村供销社的调查报告
基层供销社是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和基础服务平台,是供销社系统与农村和农民实现有效联结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沙河市高村供销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扎实推进基层组织体制创新,不断密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系,以服务赢民心、以服务增实力、以实力强服务,焕发出勃勃生机。从开始单一经营小杂粮到现在经销玉米、化肥、种子、农用车等,由过去一个亏损小社,发展成为现在固定资产8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员股金从几万元发展到现在400多万元。高村供销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支持农业的成功之路。
一、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发展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顺利销售。高村地处平原地区,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而玉米的商品化程度较高。2003年,为解决当时农民玉米卖难问题,高村供销社积极与原有业务关系户联系,大胆开展了玉米购销业务。经过10年多的努力,玉米购销业务从单纯的一买一卖转变为综合营销,购销总量稳步增长,由当初的1000吨发展到现在的9000余吨,购销额达到1.2亿元,购销量占到当地产量的二分之一以上。取得这样的成效,得益于他们不断探索建立起的与“三农”的紧密联系。首先,为稳定玉米购销,服务农民生产,2006年高村供销社成立了邢台市供销社系统较早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强大玉米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内部逐步开展了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服务,既为农民生产提供了生产销售服务,同时基本稳定了玉米来源,保证了玉米质量。其次是对入社社员实行优惠政策和贴心服务。凡是合作社社员交售玉米每公斤均高于商贩到村收购价格2分;在粮食收购旺季,向交售玉米的社员提供免费早餐和午餐。第三是提高玉米附加值。针对玉米销售过程中,客户信任度不高,需要反复解释、化验、检查的问题,2009年高村供销社在严格把关、加工筛选的基础上,注册了“强达”牌玉米商标。由于注册了商标,保证了粮食的质量,扩大了影响,不少精深加工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竞争优势明显高于普通商贩。目前该社已与广东茂名、阳江、广西玉林、湖南常德、山西大同、甘肃张掖等地4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业务关系,实现了农产品的直购直销,最大利益惠及当地农民。第四是实行粮食存储服务。针对粮食价格不断波动,农民怕交售时价格低吃亏的实际,该社推出了粮食存储服务。农户把玉米交给供销社后,可以先不结账,等认为价格合适时,随时按市场价结算。省去了农户存粮怕麻烦,卖粮怕粮贱的难题,最大程度上让农户满意。另外,针对农户售粮后还要再购置农业生产资料的问题,规定凡是结算后不取款的,一律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在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或农机具时给予一定优惠。这样减少去银行存钱、取钱的环节,方便了农民。这种保姆式服务“三农”措施的开展,保障了高村供销社业务量日益剧增,效益也越来越好。
按照这种思路,高村供销社围绕当地农业资源,先后引领发展了丰收小杂粮、培栋花生、金田薯菜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40多个村8000多农户,形成了以农产品购销为主导的经营服务体系。以玉米销售渠道带动其它农产品的市场开拓,全部农产品购销额达到2.6亿元。真正把供销社的发展与“三农”的发展联系到一起,办成了农民的贴心社。
二、立足实现农业增产增效,转变农资经营方式
供销社经营化肥、农药,如果与其他个体经营一样,单纯地一买一卖,无法体现供销社的为农服务宗旨。在如何建立服务农业生产综合平台,实现与农民之间的紧密联系方面,高村供销社进行了几次有益尝试。
一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民生产投入。该社在2007年购买一台测土仪,专门派人到石家庄学习培训,对社员提供的土样进行免费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提供有针对性的用肥配方。通过配方施肥,既减少了农民的生产投入,同时也减少了土地污染,改善了耕地质量,让土地处于最佳状态,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沙河市农业局也将测土施肥点设立到了该供销社,并免费提供一台电脑,为农民提供服务。几年来,平均年检测土样200余份,为农民减少投入7%以上,增产10%以上。
二是提供优质化肥,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创建安全生产环境。为保证农民用上放心肥,该社与国内知名化肥生产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保证了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与此同时,聘请厂家派专家开办讲座,对化肥使用量及使用中注意的事项及进行宣传和讲解,既提高了化肥应用率,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随着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认识程度的提高,去年高村供销社利用自有场地建立了能够容纳120人的农民培训中心,邀请各类专家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先后培训农民15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000份;深入田间地头巡回技术指导,接受咨询2000人次;同生产厂家合作开展下乡文艺演出20多场,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立足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
单个合作社总量小、实力弱,对接市场难,吸引资金难,自有资金明显不足,是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加强市场竞争能力,满足合作社不断延伸的产业需求,更好地解决农民专业社生产规模小,经营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高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带动服务职能,高村供销社联合6家专业社成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主要发挥三项职能。一是整合资源,为各合作社提供服务。高村供销社在经营区内为2个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办公场所和仓库设施。由于联合社规模扩大,对生产资料供应厂商提高了议价能力,因此可以为各专业社提供更多的质优价廉的化肥种子等。二是充分利用各方渠道优势。联合社通过玉米销售渠道,为培栋农民合作社销售花生40多吨。三是开展资金互助。各社员社在收购旺季资金短缺时,可以在联合社内部进行资金互助。成立联合社以来,共为各专业社提供资金互助业务200多万元。
四、立足农民生产生活,开展多种经营服务
随着农民收入增加,降低劳动强度意识提高,对农机需求日益增强。高村供销社自2006年开始与时风农机进行合作,开展农用车销售业务。该社本着让利于民的思路,除对社员在价格上实行优惠外,对所有售出车辆建立信息档案,实行信誉卡销售,延长保修一年。为方便农民,该社与交警队建立了合作关系,协助购机农户上牌照、驾驶证和保险业务,让农民在购买农用车后既可以下田耕作,在农闲时还可以跑运输,增加收入。目前,该社农用车销售辐射到毗邻的3个县市,每年销售量在1500台以上,购销额达到2000万元。
近两年,随着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高村供销社又建立了家具、家电、日化超市等经营门店,让当地农民不用进城就能选购到称心如意的高档商品,满足了农民物质文化的需要。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村供销社已经拥有21名员工,固定资产由原来的不足百万元增加到800多万元,营业面积由1200平方米增加到4000平方米,仓储面积由400平方米增加到2400平方米,库容量增加到5000吨,年购销额由9500万元增加到2.4亿元。成为当地农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经营服务机构,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纵观高村供销社十多年的发展道路,给予我们的启示有以下四点
启示一:贴近农民,植根农村,服务“三农”是基层社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基层社在农村,最接近农业和农民,如果不从“三农”出发开展业务,就会失去根基,无异于一般商业经营。正是因为高村供销社抓住了玉米、农机、化肥这些与当地农民息息相关的商品经营,把自己的发展与“三农”的发展联系到一起,才促成了十多年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应该是基层社发展的基础。
启示二:不断创新是基层社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高村供销社在产品经营上由单纯玉米逐步发展到小麦、花生、薯菜;在服务农业生产上由送货上门发展到测土施肥,培训技术农民;在服务范围上由单纯农业生产服务转变为服务生产生活。这种适应形势变化,对经营服务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创新是基层社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启示三:坚持合作制原则是基层社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高村供销社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坚持合作制原则。在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初期,有10家合作社加入。他们没有图数量、重规模,而是将没有实际业务、没有为农服务职能、不遵守《农民合作社法》、不坚持合作制原则,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甚至开展非法高息融资的合作社剔除出去。并在联合社内部开展了资金互助,解决了社员资金短缺的难题,这种作法保证了供销社性质和职能,为基层社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启示四:业务联合是基层社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在为农服务上与农业局联合,在业务经营上把玉米、小杂粮、小麦、花生等经营联合,在服务上把合作社社员服务与农机经营、化肥经营联合起来。通过联合,实现了各项业务的协同发展,实现了各部门资源的共享,稳定了客源的渠道,同时也降低了经营风险。这应该是基层社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