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携手农林高校联盟 服务雄安新区建设

25.05.2017  18:54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以来,我校广大师生非常关心关注新区的建设,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河北省委的决策部署和有关精神,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主动争取、主动对接、主动作为。学校党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成立“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由申书兴校长任院长,要求充分利用毗邻雄安新区的区位特点,携手“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为全国农林院校搭建平台,集众智聚合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

  日前,研究院主动与新区对接,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和过去工作基础,采取“联盟+”的创新形式,充分发挥农林高校联盟的作用。研究院针对新区生态环境建设需要,设立“逆九河流域生态研究”项目组。雄安新区包括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其地处大清河水系的九河下梢,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是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前提,这涵盖从太行山区到山前平原区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是庞大的一个系统工程。项目组将逆九河而上,深入研究每条河流所流经区域的生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研究院着眼于雄安新区绿色农产品和生态休闲农业供给,设立休闲生态农业观光研究、绿色果品、蔬菜及其加工研究等若干项目组。结合学校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的办学特色,打造一批彰显农大特点的三结合基地升级版,重点围绕雄安新区西依太行山的实际,开展“由点连线成片”的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带、绿色生态屏障、特色干鲜果品、蔬菜供给地的实践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功能分区和具体实施方案。

  研究院将对雄安新区农村基层干部、新型农民群体、涉农企业及村域文化特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新区建设的需要,有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特别是结合河北农大作为全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的优势,有组织地对新区农村干部、涉农企业经理人、转移劳动力进行政策、市场、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发挥学校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园林旅游等专业优势帮助开展特色小镇、微环境治理规划等工作。

  自2015年“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签订框架协议以来,包括河北农大在内的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等京津冀三地8所农林高校,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壮大联盟提供了新的契机,为联盟成员间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共同打造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平台升级版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将通过超前对接、资源整合、项目联合、攻关协同、成果共享,实现强强联合、优势叠加,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我校将大力传承“李保国精神”,多搞实实在在的落地服务,书写出“太行山道路”新的篇章。

  

作者: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办公室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