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处理遭遇资金缺乏掣肘 德宏州探索经费分担机制
云南省瑞丽市加快实施中缅银井、芒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以民间赠予方式向缅方提供两辆电动三轮车和部分垃圾桶。图为缅方村民正驾驶电动车跨过国境线回村。蒋朝晖摄
◆本报记者叶子 徐小雪 蒋朝晖
在我国,因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处理技术手段,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尤其在西部地区,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垃圾处理问题成为很多地方“过不去的坎儿”。
地处云南省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有六成以上的农村人口,经济欠发达。德宏州依靠创新,大胆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问题。
用热解工艺处理农村垃圾
在德宏州芒市芒杏河岸边不远处,有一座占地200余平方米的小房子。记者走近才发现,这是芒市镇芒杏垃圾热解处理试验站。这里每天处理着3000多人的生活垃圾,却几乎闻不到异味、听不见噪声。
对于垃圾热解处理站发挥的作用,德宏州环保局局长郗育铎自豪地说:“以前因为缺少有效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垃圾的随意堆放和扔掷导致芒杏河受到污染,是垃圾热解技术化解了城市饮用水备用水源地孔雀湖的污染危机。”
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甄晓云介绍,垃圾热解设备主要由热解炉、垃圾桶提升机、水平输送机、冷凝水箱、水沐器、静电除尘器和二次热解器组成。经过分拣的垃圾输入密封的热解炉,进行高温分解,最终在出料口输出垃圾灰。
“处理后的废气完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污水内部循环利用,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甄晓云说。
据悉,这座垃圾热解站每天可以处理生活垃圾两吨,垃圾减量达到95%以上。一吨生活垃圾经过热解处理后将变为30公斤的垃圾灰,再将垃圾灰进行填埋。与传统垃圾填埋处理方式对比,可大量节约土地资源,也避免了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那么,建设这样一个垃圾热解处理站需要多少资金?
甄晓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垃圾热解项目的建设费用约135.6万元,两名工作人员的工资6万元左右,水电费7200元,维修费3万元,运输费2.4万元,一年的运行维护成本在12万元左右。
钱从哪里来?
德宏州的经验是,探索经费分担机制。
在云南省环保厅的大力支持下,德宏州争取了省级环保专项资金100万元。
芒市环保局副局长李静说,芒杏垃圾热解处理站的建设费用主要由政府出资解决,运行维护费用则由“三个一点”组成,即向受益的群众收取一点,市政府补助一点,乡镇政府自筹一点。算下来,每户村民每年要交50元~100元的生活垃圾处理费。
这种模式既可以弥补生活垃圾处理的运行经费缺口,又可以让村民主动配合开展分类减量工作,还可以让广大村民成为义务监督员。
项目于2014年1月建成投运以来,芒杏河沿岸7个村民小组垃圾定点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跨境合作扩清运范围
随着装满垃圾桶的两辆电动三轮车缓缓跨过国境线进入缅甸境内,银井村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工程正式建成投运。
银井村位于德宏州瑞丽市南部,它被国境线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
瑞丽市针对银井的特殊地理位置,争取省级环保专项资金200万元,实施了中缅银井、芒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包括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3项工程。
“以前,村内仅有简易的户用垃圾桶,无任何垃圾收集设施,而且村寨距离瑞丽垃圾填埋场有25公里,垃圾清运距离太远,清运十分困难。” 瑞丽市环保局局长李剑向记者介绍说。
这个示范项目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程包括建设垃圾热解站和配备垃圾桶、垃圾车等收集清运设施。
经过核算,芒秀村每天的垃圾产生量大概500公斤。这次瑞丽市共采购了4辆电动三轮车、600多个垃圾桶,其中以民间赠予方式向缅方提供两辆电动三轮车、200多个垃圾桶。
瑞丽市还在银井村、芒秀村推行了“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首先,利用价格杠杆刺激村民将可回收利用的废品分类回收,将不可回收的垃圾丢弃在自家垃圾箩筐中。
其次,配备电动三轮车及清扫工具,村内保洁人员每天早晚各一次沿主干道环绕一圈,定时收集各户的垃圾,每两天收集一次沿路景观垃圾桶内的垃圾。
与其他地方不同,银井村收集后的垃圾直接运至垃圾热解站进行处理,而芒秀村的垃圾运来时只到国门,由边防站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并陪同接收垃圾的中方清运工人运到热解站倾倒后将三轮车交还缅方。
中缅银井、芒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实施以来,在改善项目区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记者观察
缺资金 少技术
偏远乡村环境 治理亟待支持
引进先进技术,完善经费分担机制,德宏州试图让更多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但是,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如何见长效,仍面临许多现实难题。
“近几年,国家和云南省不断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支持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群众纷纷点赞。但云南省农村点多面广,人口众多,大的行政村有上万人口,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郗育铎说。
李静给记者举了个例子,芒市风平镇法帕村委会,下辖12个自然村,1773户8495人。而在芒市,像这样大的行政村有很多。
一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有多少?据了解,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一般一个行政村安排60万元~100万元,但要做的工程却是综合的,包括生活垃圾、污水、人畜粪便等方面,每项都有指标要求。对近万人的行政村而言,仅60万元~100万元的资金只能勉强辐射1个自然村。
针对这种情况,德宏州“三个一点”的经费分担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运维费用,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的缺口仍很大,不能只靠财政或老百姓承担。
怎样把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芒市环保部门建议,针对云南农村实际,对每个行政村给予更多的资金安排,或者安排的项目资金用于单独的一项(生活垃圾或生活污水)工程或单个自然村。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普遍地理位置偏远,人口居住较为分散,污水统一处理难,垃圾收集运输难,缺乏有效的处理技术。
目前,云南省“一水两污”(建制镇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主要职能部门是住建部门,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由环保部门牵头负责,存在实施部分职能分散、部门之间工作职责交叉、统筹协调难度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成熟经验措施的推广。
因缺乏资金支撑,德宏州早已试验成熟的垃圾收集清运和热解处理模式没有得到更多推广,农村垃圾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采访中,一些基层环保干部纷纷建议,加强部门的联动协作,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投资效率,形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合力。同时,积极推广适合西部农村实际、高效、低耗、低成本的污水和垃圾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