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宅合作社试点村将达百个 唤醒“沉睡”资源
369处闲置农宅变成“活资本”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赵红梅)青砖木窗、简约古朴的民宿旧宅里,房檐下大红灯笼迎风飘舞。石砖铺就的客房地面质感天成,石磨、谷仓、篱笆点缀在青砖土炕间。如今,走进滦平县苇塘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民居,对农村生活的全景体验,让一批批游客流连忘返。
村民李老汉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闲置了十几年的破旧院落,经过改造居然能成为都市人争相入住的雅居。苇塘村党支部书记李学平告诉记者,“空心村”变成“宝葫芦”,得益于农宅合作社对于闲置资源的盘活。
省委农工部副部长赵金平介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持续推进,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不少村庄出现“空心化”现象,由此造成大量房屋常年无人居住,甚至坍塌损毁。这不仅成为农村环境整治的顽疾,也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盘活闲置的资源、增加农民收入?2015年,我省开始探索农房建设和使用方式创新。在不改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前提下,允许农民通过各种方式与城市居民合作建房,共享收益。同时引导在城市周边、景区附近等有条件的村开展农宅合作社试点。
农宅合作社,采取合作社与农户合作,通过租赁、入股分红、合作经营等方式,将农民闲置房屋资产整合利用,通过对村中散落、闲置的住宅修旧如旧,进行富有地域特色的装饰,使之成为集乡居休闲、农产品采摘、民俗文化和传统美食体验等多种业态为一身的乡村生活服务综合体,成为都市人乡村生活体验、休闲度假、养生健身的好去处。
农宅合作社的成立,将农民闲置房屋这一“死资源”变成了“活资本”。苇塘村临近金山岭长城和百草洼国家森林公园,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全村720口人有一半常年在外打工,村内闲置房屋超过35%。实行农宅合作社试点后,他们对准京津等地的市场需求,依托金山岭长城景区的品牌优势,引入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农宅旅游合作社,村企共建“唐乡”项目,带动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农宅合作社组织化模式畅通了工商资本向农村的流动渠道,有效解决了农村发展资金瓶颈问题,还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首批20个农宅合作社试点村不仅对闲置农宅进行集中改造,还对闲置宅基地进行统一绿化,通过农宅合作社发展旅游等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展。
目前,我省已在6个设区市12个县(区)20个重点村开展先期试点,共吸收入社农户808户,改造闲置农宅369处。
“农宅合作社是创新农村宅基地利用方式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载体,对于探索治理‘空心村’途径、拓宽农民财产性增收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全省试点村将达到100个。”赵金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