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这为金融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支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新要求。那么,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如何支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顺利实施?当前,农发行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主要有:
(一)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是粮食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很差,许多地区还是上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因此,农发行要将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履行支农职能的重点和信贷业务增长点,加大中长期信贷投入,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根据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及时掌握项目信息和贷款需求,精心挑选对粮食生产具有较大推动作用的优质项目。重点支持纳入中央、省级发展规划的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地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和相关配套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基础建设的“非经营性项目”要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合作,将银行资金和财政性资金有机结合、配套使用,积极支持以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为还款来源的水利项目,重点支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
(二)大力支持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数量和质量。粮食增产的潜力在科技。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看,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推进农业的科技进步。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科技贷款投入,大力支持高新技术在粮食生产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要充分运用农业科技贷款种类,重点支持科技部门和企业开发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生产新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要大力支持扩大优质产品生产规模的项目,促进粮食产量提高。要加强与农业科技部门合作,探索建立“政府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双方联合监管”的工作机制。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在调查的基础上,优先予以支持;对于暂不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要纳入项目储备库管理,加强跟踪培育。尤其是要集中一块信贷资金重点支持“种子工程"建设,加速粮食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实现由一般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品种转变,由单纯注重产量向提高效益转变。大力支持专用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良种引进、开发和繁育、推广体系建设,提高粮食种子质量和供种能力。要重点支持有知识产权的玉米、小麦、花生优良品种研发、繁育及推广,扩大良种植面积,推进优势区域布局调整,促进科技对粮食贡献率的提高。
(三)大力支持粮食流通储备体系建设,增强粮食市场调控能力。粮食储备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是进行粮食市场调控的基础条件。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粮食储备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把支持粮油收储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信贷支撑。一是积极支持粮食储备,增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中央和省级粮食储备增储、轮换及临时收储,及时足额供应资金,确保储备计划顺利实施。对市县级粮食储备,在当地财力雄厚、粮食风险基金充裕、能够落实利费及价差损失等补贴来源并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的前提下,积极予以支持,增强各级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保障“粮袋子”安全。二是坚定不移地做好粮食收购信贷资金供应工作。对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任务的粮食企业,所需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对国有粮食购销及储备企业自主收购所需资金,按照“市场定价、企业自主”的原则掌握贷款发放,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扩大购销,充分掌握粮源。三是大力支持粮食加工及具备粮食收购资格的其他粮食企业入市收购,拓展收购渠道。对收购量大、经营效益好、信用度高的企业,优先给予支持。积极支持合同收购、订单收购,跨区收购,方便粮农售粮。
(四)大力支持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发展,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面对当前国际农业垄断寡头对跨国粮食贸易的垄断格局,如果没有自己的国际大粮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缺乏有效的载体,因此,农发行要着力支持培育我国自己的国际大粮商。要运用信贷杠杆,着力推进国内粮食企业间资源整合和并购重组,打造大型粮食生产经营全产业链企业集团。要以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和加工企业作为支持重点,整合延伸产业链条,将信贷资金贯穿育种、生产、收购、加工、转化、销售等各个环节,支持企业综合发展、做强做大。对产业链比较完善的粮食企业或集团,以核心业务为依托,加快形成中长期和短期业务协调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加工、流通及服务业并重、可持续发展的粮油信贷业务格局。要积极开拓与企业物流、资金流相结合的贸易融资业务;及时研发促进产业链条发展的信贷产品,满足企业上下游整个产业链的融资需求。要不断创新信贷担保方式,实行粮食库存浮动抵押、产业链相邻环节粮油产品仓单质押等安全便捷的担保方式,切实改善粮食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要有重点地支持成长性强、带动面广、信用度高、经营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优质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提高粮食深度转化能力。择优支持大型粮食批发市场、连锁配送中心、粮食仓储和冷链项目等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粮食市场流通。
来源: 金融时报 作 者: 吴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