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器”
气垫船、长安汽车……12月5日至6日,在廊坊召开的第二届河北军民融合暨国防工业协同创新成果展洽会上,一系列军民融合产品精彩亮相。
军民融合,包括“军转民”和“民参军”两个方面。“军转民”,就是军工企业利用军工技术发展民用产品,“民参军”则是民用企业利用民用先进技术参与国防建设。
河北是军工大省,近年来我省军转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军转民产业,正成为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加速器”。
一系列“高大上”新产品正成主流
“除了北斗产品以外,我们还发布了高分应用的产品,可广泛应用在农业、环保、土地勘查等领域。”在展洽会现场,中国电科第54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乔宏章告诉记者。
乔宏章表示,前几年他们的民品总产值只占全部总产值的20%,随着军转民战略的实施,今年民品已达到总产值的近50%。预计到2020年,民品总产值将达到总产值的70%。
卫星导航、新材料、航空航天……与此前的机械制造、后勤保障相比,近年来我省军转民产品已渐呈“高大上”趋势。
“河北军转民产业领域较广、结构较好,涉及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相关产品供不应求。”省国防科工局副局长陈树志介绍,“例如,中国兵器北方凌云工业集团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国航天乐凯集团生产的光学底片、PS薄膜等多个产品国内占有率领先。”
这其中,科研实力的日益强大,为我省军转民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目前在驻河北省军工单位中,共有62个国家和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在卫星通信与测控、核电光电、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成熟尖端技术,目前已拥有1500多项军民两用科研成果。
军工技术的民用化,带动的是民用高技术产业的大发展。公开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开发使用的1100多种新材料,约80%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而这些新材料对我国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微电子、新能源等众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陈树志认为,我省是传统工业制造大省,初加工型、资源型工业占较大比重,产品档次低、竞争力弱、产业发展效益差等现象明显。而目前我省军转民产业绝大多数属于高精尖产业,产业档次高、效益好。军转民产业的大发展,将有力提升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一条环京航天产业带正加速形成
在展洽会上,两架体型庞大的无人机真机吸引了与会者的目光。
彩虹系列无人机由我国自主研制,是国内型谱覆盖最广的无人机系列。发展之初,彩虹无人机目标是为军用服务,并大获成功。不过,近年来彩虹系列无人机着眼以军带民,以民促军,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军民融合的发展之路,开拓了航空物探、海洋海事、应急通信、地灾监测、数字测绘等民用领域的应用。
“位于固安县的无人机产业基地建成后,每年将能生产无人机逾100架。”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无人机系列总工程师石文表示。
负责固安航天产业基地运营的是华夏幸福基业公司。除了彩虹无人机基地,在固安航天产业基地内,十几家航天企业正在加速聚集,目前已建设了4个国家级实验室。
与固安县航天产业崛起之路类似的,还有我省的怀来县。
今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决定在怀来产业新城打造怀来航天产业园。产业园位于怀来新兴产业示范区,规划投资约80亿元,不仅涵盖了航天产业宇航试验项目,还将重点围绕先进热控系统和节能技术产业化项目、航天保健品等多个基于航天技术军转民项目开展建设。
省国防科工局规划发展与科技质量处处长冯现永介绍,基于优越的区位优势,下一步我省将以环北京的固安、涞水、涿州、易县、怀来等县市的航天产业为依托,积极承接航天器制造试验及航天科技项目转移,形成一条环京航天产业带。
一批产业聚集基地正在崛起
“去年,中航赛斯纳公司交付了12架通用飞机,而今年能实现交付18架。”在展洽会上,中航工业集团石飞公司副总经理王昭奎告诉记者。
王昭奎表示,位于石家庄市栾城区的中航通飞基地,不仅发展了通用飞机的研发、设计、制造等产业,还开展了飞行员培训、航空俱乐部等通用航空业务,带动华北地区通用航空等相关配套产业集群式发展。
通用航空产业对区域经济拉动能力非常强,汽车工业每投入1元能拉动经济增长4元,而通用航空产业则是每投入1元,可拉动经济增长10元。
“位于石家庄的华北通用航空基地,在经历了萌芽和起步阶段后,正在加速‘起航’。”王昭奎表示。
除了华北通用航空基地,目前我省已形成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邯郸中船重工产业基地、山海关船舶基地等多个不同类型和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地,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军转民聚集效应。
省国防科工局局长徐振川表示,下一步我省将统筹各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础,推进支持固安新兴产业示范区、保定新能源产业园区、怀来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园区等20个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培育一批军民融合特色产业集群,打造辐射带动作用强、产业链条长的新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