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冀南新区借脑京津发展新兴产业

25.12.2014  18:39

      邯郸冀南新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原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机遇,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实施借力京津、乘势中原、互动沿海战略,积极引进京津技术和人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崛起的道路。截至目前,冀南新区建成了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2个科技孵化产业基地,引进了2名中科院院士、6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中邯硼业、卓达新材、恒天纺机、精细化工等项目拥有国内外专利163项。在科技和人才的强力支撑下,冀南新区正在向高端精细化工延伸拓展,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崛起。
      尖端攻关“联合”, 院企合作发展煤化工循环经济。以磁县经济开发区为平台,依托“两中心一基地”,积极与京津等高校对接,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经过4年努力,园区形成了煤焦油链、煤气链、苯链和精细化工四条产业链,产业链条下游的高附加值产品达60余种,国家专利达30余项,国外专利8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百余项。
      风险共担“联利”,引进高端人才抢占产业链制高点。冀南新区坚持与企业互利共赢,走出了一条风险共担“联利”的人才科技引进之路。中邯硼业科技有限公司硼稳定同位素产业是高科技项目。为了产业转型,掘金新产业,公司董事长王增良与天津大学张卫江教授团队因硼结缘,通过将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入股的方式成功合作,共同演绎了一段“无中生有,股权换技术”的产学研合作佳话。
      风险共担、联利共赢的引进机制,已经被众多资源型企业效仿和实践。“千人计划”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齐念民致力于建设亚洲最大的干细胞库,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税收20亿元;美国科学院院士、“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邓兴旺教授带来了国际水平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团队,创建国家良种创制中心北方良种创制基地,拉动良种繁育面积20万亩。
      航母引领“联大”,央企集聚成为逆势增长的引爆点。邯郸和冀南新区与央企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42家央企与邯郸建立合作关系,总投资1368亿元。冀南新区目前有央企9家10个项目,其中引进投资30亿元、年产30万吨双金属复合管和高端无缝钢管项目,总投资21亿元的中国恒天特种纤维设备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40亿元的中冶集团纳米涂层及特种板材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煤科邯郸能源装备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邯郸金狮棉机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由邯郸市人民政府、冀南新区管委会、中电投远达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的中电投远达环保产业园项目等一批央企和500强的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引领逆势增长的引爆点。
      跨界整合“联创”,打造国家级示范基地“金招牌”。围绕打造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平台,聚焦产业发展态势,坚持科技领先、国内前沿、产业高端,加强企业联合和资源整合,争创国家级品牌。冀南新区以住宅产业化为重要抓手,积极发展绿色建材、低碳住宅,打造住宅产业化基地。目前,已经入驻远建工住、卓达新材、清华特种新材料等住宅产业化项目。
      2014年2月,冀南新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特种管材)。目前,新区正在依托新兴铸管、友发制管、顾地塑胶等骨干企业,打造亚洲最大的特种管材基地。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为契机,致力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区拥有漳河经济开发区和马头经济开发区两个孵化中心,滏淼科技创业园、九城电子产业孵化基地、中原科技创业广场等孵化器,逐步形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集聚基地。

      来源:河北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