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股份章村矿井下巷道蘑菇项目创业记

29.08.2016  23:35

巷道变身“蘑菇园

——冀中股份章村矿井下巷道蘑菇项目创业记

最近,从冀中股份章村矿走出的一位“明星”在冀中能源集团乃至整个邢台市区“走红”。此“明星”乃是章村矿逆势图存、多元转型的产物——由三井千米巷道新培育出的健康绿色食品——蘑菇。

昔日闲置的井下巷道,如今变身生机盎然的蘑菇园。这创业梦想实现的背后,凝聚着章村矿干部职工转观念、搞调研、上项目、闯市场的智慧和汗水。

困则思变——闲置巷道种蘑菇?

自2015年以来,在外部市场日益恶化、内部资源日渐枯竭的双重压力下,章村矿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企业如何生存、职工何去何从,摆在了章村矿干部职工面前。

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百年老矿就这么跨了,没有煤炭资源,我们还有大量的闲置资源,还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干部职工队伍,前几次危机都生存下来了,这次也一定能闯出一条生路。”这是大讨论中,干部职工形成的统一共识。从领导干部到普通职工,大家纷纷想办法,找项目。

去年四季度,一个偶然机会,北京有一家煤矿曾经利用井下废弃巷道种蘑菇的信息引起了矿领导班子的注意。“闲置巷道,我们也有,三井关闭后,南翼大巷4000多米的巷道都闲置下来,为什么不能用来种蘑菇呢!我们也要试一试。”矿长吴红林亲自带队来到北京门头沟煤矿进行实地调查学习,并对北京一些大型农贸批发市场进行调研,发现蘑菇喜凉,夏秋季节由于制冷成本高,因此市场上蘑菇少而且价高。而井下巷道种植蘑菇有天然的阴凉环境和成本、价格优势,值得一试。

经过实地调研,章村矿三井大巷完全具备种植蘑菇的条件。2016年1月,由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海富挂帅的章村矿三井大巷蘑菇试种项目小组成立,居委会、工会、调度室、后勤、运输等部门分工合作。在紧锣密鼓中,蘑菇创业项目正式启动了。

面对种植蘑菇这一陌生领域,试种小组的成员要从头学习。网络和书籍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邢台县的蘑菇种植基地成了他们实地学习的大学堂,往往一学就是半个多月。2016年春节一过,在得知山东有一家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食用菌种植技术,他们立刻前去“取经”。到了现场后,他们才知道蘑菇种植远比想象中要难得多。蘑菇棚里阴暗潮湿,人在里面憋闷难受,一不小心还会摔跟头。但是,他们顾不上这些,一进棚就呆上几个小时,浑身过敏发痒却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山东公司被他们这种执着的精神打动了,答应派技术人员来矿上帮助测量井下空气质量,同时进行技术指导。

不畏艰辛—— 一波三折试种路

创业艰难百战多。试种小组的成员们对一波三折的试种蘑菇之路印象深刻。

3月初,从山东带回菌种和技术后,试种小组开始了紧张的第一次试种。放菌种那天,菌种下午6点才从山东姗姗来迟,蘑菇项目小组议员下井为蘑菇布置好“温床”、消毒、撒石灰粉……等菌种全部着床到位已是晚上10点多了,看着躺在温床上安睡的菌棒“宝宝”们,大家都欣慰地笑了,全然忘记了饥饿和疲惫。第一批试种共安放了黑平菇、杏鲍菇、双孢菇、姬菇等4个品种。菌种安放后,每天定时定量喷两次水,一早一晚测两次温度和湿度,并定期消毒,防止菌种感染病毒。

第一批菌种试种下去了,大家却没有停下第二批试种的脚步。他们从成本角度算了一笔账,从山东直接购买菌种的成本高,加上运途中的气候、温度等影响,菌棒损害严重,造成了成本的二次升高。而且从长远考虑,一直外购菌种也不是长久之计。反复研究后,他们决定自制菌棒。

章村矿立即购买了搅拌机、拌料机、装袋机等制作菌棒的设备,外聘了邢台地区的蘑菇养殖专家做技术指导,从设备引进到生产工艺各个环节给予全方位的指导。

食用蘑菇最重要的就是要环保卫生,自制菌棒就要自行完成消毒环节。最开始他们利用电厂蒸汽对菌棒进行消毒,经一个多月的实验后效果不理想,在生产菌棒的关键时期,电厂又停炉检修,最后经技术人员多次咨询研究,用电热棒加热水的水蒸气对菌棒进行消毒,这才解决了菌棒制作的关键难题。历经多次试验,菌棒终于制作成功。并且快马加鞭进行了第二批试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山东农科院的专业检测,前两批试种的4个品种和秀珍菇等井下蘑菇全部达到了国家安全食用标准,完全符合绿色产品要求。试种小组告捷!

扩大规模——煤矿工人采菇忙

试种成功后,章村矿决定在巷道内进行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三井大巷非常适合蘑菇生长,完全可以大面积种植。

5月初,章村矿正式成立蘑菇种植项目组,从运输、后勤部等基层单位抽调20余人开始正式生产,并针对性安排了困难职工和家属就业,邢台市困难职工冯建国的女儿冯丽鑫也在蘑菇小组之列。目前蘑菇组有24人。

脍炙人口的《采蘑菇的小姑娘》生动描述了采蘑菇的无限乐趣,但是在现实中采蘑菇的工人们却劳动得一点都不轻松。从制作菌棒到运下井进行接种,先后要进行搅拌、发酵(期间要不间断翻拌)、装袋、封口、消毒(24小时)、降温、运往井下接种等流程。自制菌棒工作量大、作业劳动强,制作过程中气温高、有气味,还要时刻控制井下湿度、温度、风量等因素,劳动强度丝毫不亚于井下生产一线。特别是入夏以来,男工都是高温作业赤膊上阵。女工也与男人一样出力流汗。刘占香、卢国民、胡海军三人最近还得了个“蘑菇三杰”的雅号,为了动态跟踪蘑菇生长态势,他们已经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休息日都没有休过,一天下两三次井已是常态。刘占香抽空就自己开三轮车到白塔、显德汪、矿区菜店饭店推销蘑菇,本来就黑的他更黑了,还瘦了一圈。

据了解,相比于地面大棚种植,井下种植蘑菇具有很多优势。在井下巷道里种植的蘑菇都是选择的不用自然光菌种,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重金属污染,营养成分相对丰富,而且长势喜人,外观漂亮,产量较高。“井下种的蘑菇入口柔软细腻,口感非常好。”试尝过后的职工们普遍反映。

目前,井下巷道种植规模已有500米,两排架子,每排架子四层,两米高,可摆放1.6-1.7万个菌棒。一批菌棒,需要一个月的制作,三个月采摘。据统计6月份完成1万多斤的原料种植,7月份完成3万多斤原料种植,7月份开始日产50余斤。8月份预计可完成7万斤原料种植,日产可达200斤左右。

口口相传——畅销蘑菇受欢迎

7月28日,由章村矿三井巷道种植的蘑菇入驻华天超市白塔分店;

7月30日,在邢台北国超市上架;

8月10日,摆上了邢台家乐园集团下属16家超市的货架;

……

短短半月间,健康安全、味道鲜美的巷道蘑菇以其上乘的品质和口碑打开了销路,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根据目前的生产规模,现最高日产量能达到300斤。目前已打开邢台家乐园、北国超市、邢台蔬菜市场等销售渠道,实现了产销平衡,更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同时邯郸、石家庄等附近蔬菜市场正在开发。

章村矿的蘑菇创业项目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省能源化工工会主席田恒海在得知章村矿自主创业利用井下闲置巷道种植蘑菇后,亲自到矿调研,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和支持,并通过省政府的政策支持,给予该项目17万元的资金援助;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刘万义两次到矿关注项目进展;股份公司各级领导更是多次到三井大巷进行调研督导,给予了指导与支持。7月22日,冀中股份公司工会主席张建忠到矿调研考察后表示,井下蘑菇日产超400斤,公司工会将奖励5万元。

初战告捷,章村矿计划继续利用三井巷道扩大生产规模,若完全利用三井井下巷道进行种植,预计日产能够突破2000斤,还可安排40余人就业,在去产能大形势下,此项目可成为章村矿转型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可为企业安置职工就业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冀中股份章村矿  顾俊华、位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