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公安局为华北油田筑起平安屏障
油区发案同比下降21%,15条输油干线实现零发案
今年以来,河北省冀中公安局倾力为华北油田生产保驾护航,围绕“打团伙、破大案、治乱点、控发案”,组织开展了“利剑”、“铁拳”、“破案百日会战”等行动,先后破获涉油刑事案件126起,打掉团伙40个,抓获盗油违法犯罪分子284名,收缴原油1000吨,油区发案同比下降21%,16条输油干线有15条实现零发案。“原油增产既靠采油厂向科技要产量,又靠公安机关打击治理保安全。”华北油田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从蚂蚁搬家到一条龙团伙作案,油田曾深受“油耗子”之害
冀中公安局担负着华北油田在河北省境内23个独立矿区的勘探开发、原油集输、石化加工以及26万常住人口的公安保卫任务。辖区共有油气井3299口,集输管线3500余公里,勘探总面积20余万平方公里。
“油区多分布在国家级、省级贫困县,重点油区处于全省治安乱点。起初,大部分‘油耗子’采用的是蚂蚁搬家式的偷盗方法,一有机会就偷几袋原油,每袋80余斤,可以卖几十元。”辛集分局政委张学军说。据介绍,“油耗子”偷到的原油最终流向非法收油者的手中。盗得的原油成本价每吨仅500元至800元,而卖出去却是每吨3000元。
“随着警方打击力度不断加大,‘蚂蚁搬家’的盗油方式渐渐被团伙作案所取代。从盯梢、打孔、放油、搬运、结款,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这种‘一条龙’的作案模式更具隐蔽性,打击难度较大。此外,团伙成员家族化,形成了家族共同偷油、攻守同盟的利益共同体,导致取证难、抓人难、突破口供难,许多案件都是零口供起诉。”冀中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李福平说,“一些盗油团伙逐渐演变成黑恶势力,组织严密、手段专业。他们还成立了专业的‘打孔队’、‘盗油队’、‘运输队’、‘护卫队’,一些油田巡防队员在值勤中被打伤。”
在“2014·4·30”案中,华北油田采油二厂护厂队员现场抓获一名盗油分子,遭到团伙其他成员及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殴打,主要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抢走,10名队员受伤。接报警后,冀中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历经12天,抓获团伙成员9名。
与地方协同作战、互惠共赢,联合整治打压盗油频发态势
为严厉打击盗油犯罪,冀中公安局在今年年初,列出近3年来的10起盗油大案、344起积案、33个团伙、76名在逃人员和8个治安乱点,进行强力攻坚。“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法律尊严,我们要不遗余力打击盗油分子。”华北油田公司党委委员、冀中公安局党委书记、政委王桂军表示。
近年来,冀中公安局积极构建“大资源、大整合、大利用”工作格局,形成与京津、周边6市28县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交流信息1万余条,成功抓获违法犯罪分子68人。与此同时,他们坚持科技先行,健全油区立体化防控体系,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联合,在重点油区建立无线对讲反制、微波雷达布控、激光红外视频监控等手段,提高了精确打击能力。同时,他们实行等级化风险点防范,推行油区警务社区化,与地方公安机关、油田内保部门建立8个联合警务站,根据发案频率,启动三级巡逻防控模式,在重点路段设立治安卡口,按照风险点等级提高巡查频率和防控水平。冀中公安局还与任丘市公安局联合开展了输油管线清理占压专项行动,摸排清理管线116公里,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
按照“油田的生产推进到哪里,公安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思路,冀中公安局党委把局、分局二级机关和所队按警种系统上下捆绑,落实专业警种捆绑作业机制和警种间资源整合机制,弥补了警力总量少、辖区分散的不足,使直接参与油区治理警力达到总警力的80%以上。此外,他们还指导油田建立了30支526人的警保联防队伍。
“今年前3季度,冀中公安局破获各类涉油案件112起,同比上升10%;抓获各类涉油犯罪嫌疑人234名,同比上升59%;华北油田区域开井盗油案件同比下降41.2%。”河北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士良介绍说。
“油区治理是主业,但生活区稳定也不容忽视。”冀中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局长赵锁良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重点打击绑架、爆炸、两抢一盗、电信诈骗等严重暴力犯罪和侵财犯罪;同时出台便民利民措施125项,预防和制止电信诈骗1373起,为群众避免经济损失3700余万元。针对部分油区群众法制观念淡薄,阻碍企业施工、征地和修路以争取不合理赔偿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冀中公安局党委联合乡司法所、村民委员会和企业单位,走进田间地头、生产一线进行调解,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下,先后化解油地矛盾纠纷23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