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改革难题待解

03.01.2015  12:55

    2014年12月30日,在合肥市蜀山区荷叶地街道居家养老工作站,工作人员方芳(右四)和老人们一起切蛋糕,共同欢迎2015年新年的到来。陈三虎摄/光明图片

     释疑

    养老金个人账户为何现“空账

    我国的养老保险模式是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社会统筹模式实施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实行完全积累制,并且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之间可以进行互济。由于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许多老年人在之前并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或者因为积累的时间较短,所以积累的基金有限。为了保障这两部分人的养老问题,就从当代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挪用了当代人的积累基金用来给上代人发放养老金,在职职工虽然账户上显示有积累的余额,但是实际上的积累基金已经被划走用于上代人的养老保险金的发放,形成了所谓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问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8日上午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其中,养老保险体系的顶层设计成为一个焦点。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应询时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个人账户。过去提的都是‘做实’个人账户,这两个字不是轻易调整的,对个人账户问题也需要深入研究。对个人账户到底怎么完善,是做实还是记账管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需要认真研究。

    当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一个尤为关键和敏感的历史时期。一方面,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正处于财政补贴最多的历史时期,另一方面,中国养老保障制度还处于制度参数调整、制度结构改革、各子制度必须尽快建立的三项任务叠加和交织的巨大压力之中,养老保障改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

    在“统账结合”的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是做“真金白银”的积累型个人账户,还是“记账式”的名义账户,一直都在业界充满争议。

     一问:养老金缺口有多大?

    2014年初,国家第十次提高养老金待遇,在北京某中外合资企业工作近10年的周鹤从心里高兴,高兴之余,他又有点担心:“我担心养老金缺口不能补上,担心未来退休后,国家没钱发养老金,担心未来生活水平降低。”周鹤的担心并非无中生有。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昨天发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4》分析指出:2013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速度有所下降,制度赡养率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压力越来越大,当期结余比上一年减少了229.27亿元,备付月数也比上一年减少了0.10个月。该报告还显示,如果只考虑征缴收入,不含财政补助,2013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只有12个省份征缴收入大于支出。

    “种种迹象表明,养老保险高速扩面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速出现下滑,基金运行压力开始显现。受国内资本市场整体下行的影响,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仅3.67%,整体市场业绩表现平平,参加企业年金职工人数增长速度开始回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坦言。

    “未富先老”是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无论是按照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还是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7%的标准,中国都已进入老龄化。按预测,2020年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19.3%,2050年将达34.2%。业内人士指出,老龄人口这么庞大,如果还是固守60岁退休的标准,给养老基金带来很大的支出压力。

    据人社部相关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里,养老金连年上调,从未间断,每年上调10%,全国人均退休金从2005年的每月714元提高到2014年的2100元,人均提高两倍多。与此同时,过去的10年也是财政补贴最多和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从2005年的54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019亿元,10年增加4.5倍;新农保和城居保(现合并称为“城乡居保”)也是在过去的10年里建立的,均为财政补贴型的制度,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制度。

    “改革远远没有到位,改革欠债使养老保障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中一个最难啃的硬骨头。”郑秉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