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推进养老供给侧改革 三大模式让老人更幸福

20.07.2017  11:54

  老年人的幸福是什么?走近老年人,你会发现他们对幸福的定义很简单:生活有人照顾,精神充实快乐。

  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省(河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6.9%。而据预测,老年人口比重还将不断加大,到2020年将达到18%,2030年则超过25%,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如何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居家和社区养老、医养结合、农村互助养老院等三大模式,养老服务和养老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打造居家和社区养老模式,变养老为享老

  “每天来这里看报纸、聊天、下棋,晚年生活很有乐趣。”7月11日上午,82岁的程大伯正在石家庄市宁安街道日间照料中心看报纸。“老年人最怕孤独,渴望和别人多交流。”他说。

  几年前,程大伯的老伴去世,他就跟着女儿一起住。刚开始很不适应。女儿女婿平时工作忙,自己白天除了遛弯、看电视,也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吃饭也是凑合。半年前,听说宁安街道日间照料中心是专门面向老年人的场所,活动内容非常丰富,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这里,“现在每天都来,过得很充实。

  据介绍,目前各类养老模式中,居家和社区养老被视为最符合我国养老传统,最契合老年人心理需求的模式。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在社区就能满足其养老需求,是最理想的一种生活状态。然而,如何做好居家和社区养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记者一走进宁安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就被悠扬的歌声所吸引。原来这里还开办了老年大学,设置了声乐、器乐、美术等课程,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

  在服务模式上,宁安街道日间照料中心采用“专业+志愿”的模式,由专业机构负责日常的人员服务及管理,还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除了解决饮食问题,日间照料中心还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理疗、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

  该中心还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老年人在家拨打12349服务热线,或按下一键通呼叫器,中心接待人员即可安排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不仅要提供养老服务,还要搭建活动平台。作为我省唯一获批全国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石家庄市今年将建设60个7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240个15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破解居家和社区养老中的难题。

  不只是石家庄,近年来,我省大力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居家养老呼叫网络建设,12349服务热线基本实现城区全覆盖,为老服务企业达到4万余家,较好解决了居家老年人养老难题。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88个,覆盖率达70%。

  此外,我省还相继出台了《河北省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河北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90%以上乡(镇)。

   医疗牵手养老,老年人健康更有保障

  “护士每天都会到房间查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果老人突然身体不适,按下房间内的紧急对讲呼叫器,护士会立刻赶来。”78岁的何素娟老人来自北京,在燕达金色年华养护中心已经住了一年多时间,她觉得住在这里特别踏实。

  位于廊坊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燕达金色年华养护中心,目前有1600多名老年人入住。中心内设医疗站,由专业的医护团队为老年人提供一般性疾病、常见老年多发病之类的诊疗,满足老年人的一般性常见多发病诊疗需求。

  老年人在入住前都要进行健康系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居住的环境以及照料、护理的等级。燕达集团副总裁李海燕介绍,养护中心还设有康复训练大厅、中医理疗室和康复治疗设备,并配备具有职业资格、经验丰富的康复师和中医理疗师,随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老年人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如何保障老年人健康成为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注的重点。

  为了让老年人在养老机构能实现及时就医,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探索,养老机构以合作或联建的方式引入医疗机构,把养老机构的生活护理功能和医疗机构的医疗保健功能整合起来,不断增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有病治病,无病疗养,为老年人提供持续性、针对性的医疗照顾服务。

  据介绍,石家庄、邯郸、邢台和保定4个市分别被确定为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同时,我省总结、推广了邢台和邯郸等地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培育了80家主要收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

  为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融合发展,我省还制定了《2017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今年50%以上的养老院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培树一批质量有保证、服务有标准、人员有专长的专业化养老院。

  此外,“十三五”期间,我省各设区市和环首都县市将加大医养结合型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力度,打造北京异地养老首选地和京津冀养老服务产业聚集地。

   抱团取暖,农村老年人就地实现幸福养老

  2013年底,庞俊和老伴入住康保县屯垦镇范家营村互助养老院。在这里,他们既享有独立空间,也可以走出去和其他老年人聊天娱乐。

  “我们村的互助养老院集中供暖、供电、供水,并配有医疗卫生室、简易娱乐广场、公共厕所等设施。”温广是范家营村的村医,他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村互助养老院院长。

  温广曾是该村党支部书记,互助养老院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建立起来的,这也是康保县第一个农村互助养老院。

  说起为什么要建互助养老院,还有一个故事。2013年初的一天,温广接到紧急电话,庞俊晚上生病,直到天明才从自家屋子里爬出来,被村民发现。庞俊的子女均在外打工,出事当天晚上,他老伴正好在女儿家住。幸亏被村民发现,庞俊才得到了救治。

  “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老年人独居太危险,如果能把他们集中在一块儿居住,一旦发生意外情况,也能有个照应。”温广萌生了建互助养老院的想法。

  “互助养老院就是让老年人抱团取暖。”温广说。经多方筹措资金,范家营村于2013年底建起了互助养老院,当年有21位老年人入住,并于2014年启动建设了二期工程。目前,一共入住45位老年人,基本满足了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的需求。

  总结推广康保县农村互助养老院建设模式,张家口市先后在康保、万全、宣化、怀安、尚义等16个县区试点建成规模较大、实用性强、辐射范围广、入住率高的互助养老院,极大地改善了农村老年人生活条件。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不断探索创新农村互助养老院建设模式和支持方式,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建成农村互助养老院3.3万所。

  (□记者 张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