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岭全面停伐之后
25.08.2014 12:38
本文来源: 林业厅
黑龙江大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森林积蓄量最多、国有林业最集中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庇护着全国1/10以上的耕地和最大的草原,维护着中国和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安全。60年来,林区累计生产木材10.5亿立方米,上缴利税290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单纯“木头经济”转为多种产业并举
2010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下发《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规划实施3年多来,大小兴安岭林区的人民收起砍伐的斧头、电锯,加强林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从当年以木材销售为主的大木头经济,走上了今天以旅游业、绿色食品产业、林下经济等多种产业并举的生态经济建设之路。
8月12日清晨,记者从哈尔滨出发,驱车来到位于小兴安岭西南麓的绥棱林业局五四林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郁郁葱葱的绿篱取代了厚重的板障,道路两旁的格桑花在绽放,林场职工过着富裕而安宁的生活。五四林场场长齐中玉告诉记者:“五四林场2013年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在山林内种植了630多亩云杉和落叶,对低洼不适合种地的地方进行退耕还林,成立专业管护中队对林区森林进行管护巡护,并对林场职工与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停伐一年多来,齐中玉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空气清新了,野鸡、野兔、狍子、野猪等野生动物日益增多,夏季暴雨时节的涨水量逐渐减少,防洪效果明显增强。
王春志曾经是五四林场的采伐工人,全面停伐后在绥棱林业局的扶植下开了一家黄豆加工厂,雇用了30多名工人,成为真正的“林场小老板”。回忆当年的采伐工作,王春志深有感触:“采伐一般都在冬季进行,要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山林中工作,每天只有70多元的收入,如今生活好了,每年小工厂的纯收入能达到六七十万元。”林场居民孟召良停伐后在林区开起养蜂场,现在每年纯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提起现在的生活,孟召良笑得合不拢嘴:“过去我们住的是小平房,如今五四林场70%的职工都和我一样住进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经营着自己的产业,我们是林区转型发展的真正受益者。”
黑龙江绥棱林业局局长邓世军说:“绥棱林业局坚持把加快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林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鼓励发展私人经济,多种经营。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以黑木耳、荷兰薯和山野猪、蜂、林蛙为主的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产业群,2013年产业总产值实现10.9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告别林木采伐 发展绿色经济
离开五四林场,记者到达小兴安岭南麓的兴隆林业局时,已经是下午3点多。黑龙江兴隆林业局副局长杨崇军感慨道:“今年4月1日全面停伐后,我们封存了采伐设备,封停集运材道,设立永久栏杆,派专人把守,从源头上停止砍伐,保护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也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对全体护林员进行专项培训,考试合格才能划分责任区,加大巡护力度,开展林地清理整治专项行动。”2014年上半年以来,黑龙江兴隆林业局共侦破各类森林案件98起,退耕还林62公顷,比去年同期森林案件减少三分之一。
在兴隆贮木场工作24年的工人武沿伟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木材堆积地、中转站。停伐以后,一座座食用菌大棚取代了原来堆积如山的楞垛,贮木场职工也从木材加工工人转变成食用菌加工工人。”2013年,兴隆林业局在这里投资530万元建设了年产1500万袋、日产6万袋的太平菌包厂。2014年,兴隆林业局又投资700万元建设兴贮菌包厂及百栋挂袋木耳大棚,实行市场化运营、公司化管理,兴隆贮木场实现了全场转型、全员创业。
大小兴安岭林区的变化日新月异,2014年8月12日黑龙江省出台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其中一组数据真实反映了林区生态变化,大小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由2009年的1465.6万公顷增加到2013年的1487.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71%提高到2013年的72%,林木蓄积量由2009年的11.4亿立方米提高到2013年的12.2亿立方米,累计撤并林场所71个,完成生态移民8512户2.94万人。大小兴安岭林区非传统木材生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9年的60%提高到2013年的7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9年的15000元提高到2013年的24000元。(记者 倪伟龄)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5.08.2014 12:38
河北省水利厅围绕滏阳河治理开展开门办案活动
9月13日,水利厅
河北省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世界银行赠款项目进入启动阶段
为提高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能力,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