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友善医院(下):未来之路怎么走
随着老年友善医院创建工作的开展,不少医疗机构加入了创建行列。推进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工作还面临哪些困难?下一步应在哪些方面发力?
避免打概念牌,质量控制不可或缺
业内人士指出,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千万不能只打概念牌,要不断完善丰富核心内容和服务流程,不断增添新内容。这就要求加强老年友善医院的具体操作和质量控制。
老年友善医院的标准制定后,医疗机构按照一定程序提出申请并接受评估。“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刚刚起步,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起步阶段并不需要多多益善,不建议一刀切都要上,评审也不是终身制,有效期为3年。”全国老年医院联盟秘书长张进平说。
据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北京老年医院院长陈峥介绍,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关于老年友善城市、社区和倡议创立老年友善初级保健及老年友善医院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行动起来创建老年友善医院,一些国家在质量控制方面值得借鉴。
如加拿大对老年友善医院的评审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医院进行自我评估并提交报告,内容包括对老年人功能下降的具体控制措施,对谵妄的监测、预防、控制的管理等。第二阶段是根据发现的问题实施整改,要制订计划和具体措施。第三阶段是持续改进,持续监测和不断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过程,提高员工素质,最终提高服务质量。
英国在皇家医师学会等推动下,建立了老年友善病房质量标牌评估实施办法。2014年7月,英国皇家医师学会发布消息,有12家医院的老年病房通过了两个阶段的调研和评估被授予老年友善病房。这两个阶段分别是评估照护质量和评估持续改进。
针对“源头缺失”,要建运行激励机制
建立运行和激励机制是创建老年友善医院、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北京市隆福医院院长卢艳丽说,老年病医院是老年友善医院创建工作中的主力军。我国还没有建立老年医院评级制度。虽然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实际上是老年医院评审等级制度的一种尝试,但由于老年医院评级制度缺失,目前对老年病医院是按照综合医院评估的,导致无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相应政策,属于“源头缺失”,直接影响老年医疗机构的发展和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急需破解。
北京某老年友善医院负责人表示,根据老年人衰老、一体多病等特点,对老年患者较多的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等核心指标按照综合医院要求评估过于严格。另外,老年医疗应属于公益事业,财政应给予适当支持。
张进平说,老年综合评估,对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是老年友善医院的核心指标。一个住院老年人一般至少需要进行4个量表评估,如对新入院老人进行智力、肢体、跌倒、心理评估,工作量大,人力成本高,一名患者至少需半小时。然而目前这类延伸服务没有收费标准,属于无偿服务,希望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业内人士指出,医院还要有老年友善政策措施和组织支持。尤其对综合医院来说,创建老年友善医院工作涉及全院多个部门、多个学科。需要举全院之力才能完成,工作量大。同时,创建老年友善医院的物理环境标准已经超越了无障碍设施的概念。从灯光、地面、颜色、隔帘、标识到洗浴设施、环境布局、家具,要求无一不考虑到老年人的感官、运动、智能的需求。这需要领导的绝对重视,比如确定组织分工负责人,有相关的组织政策和程序,成立专门委员会等。
老年医学急需补人力缺口
人才培养是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离不开通晓老年人生理特征、疾病特征的老年医学人才。
与巨大的需求相比,从事老年健康服务的人员数量不足,尤其是基层人才严重缺乏。老年医疗、护理,照护等,与其他学科建设相比显得薄弱。据介绍,目前,我国共有老年病医院130余家,全国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三级医院不足10%。医疗机构缺少基于综合评估的全人管理理念,诊治仍处于单病种单器官系统的亚专科模式。此外,我国社区医生中接受过老年医学初级培训的仅有1.4万人。老年护理专业人士持证上岗者仅约5万人。
“要尽快培养一批有爱心、懂技术、会管理的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者。”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指出,老年医学人才可按社会需求分梯队培养,如专门培训老年全科及专科的医师、护士、康复人员等;负责健康管理指导的人员;负责社区、家庭签约的家庭医生等。努力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辅的社会化医养结合服务队伍。
范利建议,相关部门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和远程医养结合学历教育。养老机构要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重点培养和引进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具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并执行与医疗机构、福利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和注册考核制度。
张进平则建议,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人员培训规划。继续加强康复医学、养老护理、老年营养、心理照护队伍建设,完善培训、准入和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