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民族资源审计”的几点思考
今年来,审计署全面展开自然资源审计,对地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内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保护等受托管理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在当前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犹如一场急时雨,及时纠正影响人类自然生存环境的不良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审计在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中保障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审计实践感知,认为应当将体现中华民族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带有民族性的民族自然景观、民族人文古迹景观、老城区和乡村民俗景观等原生态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利用,纳入审计范围,笔者姑且称之为“民族资源审计”,并就这一抽象、不成熟的想法谈几点体会。
一、开展“民族资源审计”的重要意义
“民族资源”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副美丽画卷,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具体展现,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的活字典,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就包含了民族资源保护这一重要内容,习总书记早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就已提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绿色发展理念,习总书记特别提出“乡愁”这一感性词语,我认为全方位诠释了保护“民族资源”的重要性,就是要切实保护我国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古迹、老城区和农村民俗自然风貌,让子子孙孙都能享受大自然、祖辈们留下的各种精神、文化遗产,进而弘扬中华民族自然、历史文化。这就要求新时期必须探索“民族资源”审计思路,不断创新和完善审计机制。
二、“民族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国家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各级地方政府在唯发展论英雄的片面思潮引导下,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和利用到了盲目和无知的程度,导致自然资源严重损坏、资源濒于枯竭、环境严重污染,同时对体现中华民族漫长而悠久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自然景观、历史古迹、民俗风貌造成严重的损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民族自然景观的损害。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对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进行盲目的开发和商业化运作,开山毁林,凿壁修路,修建大型游乐场、宾馆等场所,严重破坏了生态原貌,改变大自然赋予的自然生态景观。二是民族人文古迹的损害。近十年来,随着政府对历史人文古迹保护的重视,各地政府在对历史古迹、人文景观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保护和修缮,但同样是在利益驱动下,有的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商业利益,大搞老城开发、兴建工业园区,对古迹、人文景点违法搬迁重建,或者盲目改建扩建,导致许多名胜古迹空有其名,原貌已不复见。三是对老城区、乡村民俗风貌的损害。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老城区拆迁开发、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地方政府不结合当地城市、农村实际状况进行科学规划布局,盲目拆迁开发、砍树填湖,兴建农村城市化住房小区,导致许多地方有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历史形成的老城区、老乡村的民俗山水格局、古朴形态的建筑荡然无存,面目全非。
三、对开展“民族资源审计”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民族资源”评估机制。制定民族资源评估机制,对各地各项民族资源全面进行评估,对符合民族资源保护条件的景观登记造册,划定保护区域,维持原貌。
(二)健全“民族资源”长效保护(监管)机制。在国家已经制定出台相关保护法规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对“民族资源”的维护维修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杜绝借维修维护搞商业经营,破坏景观原貌的行为。
(三)探索“民族资源”审计机制。建议将“民族资源审计”纳入地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建立审计评价体系,对民族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利用进行全方位的审计。(游家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