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时代不能缺少审计监督

27.05.2017  19:15

  共享单车的“行车道”在不断拓宽,而治理的“围栏”也在逐渐明晰。不仅共享单车在迅速崛起,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新事物对服务质量的改善值得称道,但同时也带来了如何与其他事物共享城市空间的命题。城市空间是有价值的,共享单车能否与城市的其他存在者共享空间,是另一个层面的共享。共享时代不能缺少审计监督,是一种敬业守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止于至善的标准定位和自然养成的职业操守。

  防范风险治理。有人认为治理或许也带来悖论:正是自由停放,让共享单车取代了市政公共租车,正是即时定位让共享单车区别于传统自行车,获得感主要来自随停随走。但是,对既有交通负荷量大、空间资源紧张的城市来说,交通领域显著的帕累托式改进已很难实现,进一步说,治理的围栏不应仅是物理上的,更需涵盖信息安全、法律纠纷以及金融风险。客观公正是审计人员的职业要求,时刻牢记解民情护民利,是做好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重点。增强审计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深入研究共享时代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审计工作特点。随着部分共享单车的折损,安全问题已经出现,使用者有多大的注意义务、平台有怎样的责任还需法律界定;而一些共享单车出现的“押金难退”,更提示了潜在的消费风险;共享单车自身的高杠杆,也提醒审计监督必须预见到经营不善带来的金融风险。

  注重区域治理。共享单车的区域怎么划?其实难也不难。难的是,再密集的划定也必然比不上随意停放来得便捷;不难的是,大数据足以给出科学决策所需的数据,今天车辆使用强度最大的点,也是明天应该划定的区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细心一直是成功的关键。在审计工作中,往往是小事之中连大局,细节里面显作风。审计干部要练就做好共享时代审计工作的过硬本领,要通过加强对涉及共享时代的民生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关注涉及区域治理、规划等民生工程和资金的管理,政策落实及执行中的问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个流传已久的故事,一位聪明的花园小径设计师没有径直修路,而是先让大家在草坪上自由行走,他只是根据踩出的路铺上方砖,这条路就是最科学的设计。精细,是审计人的风格,审计工作无小事。审计人员必须养成心细如发、一丝不苟的习惯,寻求共享的捷径。

  突出共同治理。路不难找到,围栏却不容易立起来。立界围栏,这样的事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等待政府来提供。网约车与共享单车的实践经验证明,平台企业早已成为事实上的公共服务提供者,也需要参与共同治理的过程。同时,这样的治理过程也离不开每一位使用者的参与。“勤于事、慎于言,敏于行”,这是古人提出的为人处事原则,也是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审计人员捍卫法律所采取的措施方法,获取审计证据、提交审计报告的专业水平,以及审计成果所能达到的效果,都是衡量审计人员的标准。要努力做到“三个关注”,突出共享风险的关注,突出区域治理的关注,突出共同治理的关注,进一步定位好服务角色,实现审计工作按法律法规办、按程序办、按人民群众意愿办。普遍的自律、规范的服务、清晰的底线,在这样一个共享时代,个人、企业、政府的良性互动,完全可以催生新的共治经验。(李道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