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年看变化】随舌尖而动的餐饮风潮

04.10.2014  23:36

从吃饱到吃好,餐饮业的变化蕴藏着每个人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特殊感触。《六十五年看变化》,今天请听《随舌尖而动的餐饮风潮》。

刘阿姨:熬点小米粥,馏点馒头,今天闺女女婿要回来吃饭,我准备弄个骨头熬一个东北油豆儿。

下午六点,刘春梅开始张罗一家人的晚饭。刘阿姨1964年出生,1979年从老家衡水武强来石家庄工作,之后嫁到当时的范村,现在的范华社区。会做所有面食的刘阿姨,喜欢亲手蒸白面馒头,她至今忘不了30多年前的苦日子。

刘阿姨:白面,80年就能吃上但是那会儿给得少——30%吧,掺的棒子面多。过年吃个馒头,平时就是棒子面、山药。

刘阿姨的邻居,1946年出生的王大妈说,她小时候一年到头吃到的油水都数得清。建国初期一穷二白,吃的问题主要是围绕如何填饱肚子展开的。

王大妈:没有油,一年不过二斤油。
      记者:那会儿主食是什么?
      王大妈:饼子、野菜、山药蔓、野菜、树叶儿都捋光了,地里挖野菜都挖不着了。

走出范华社区不远,中山路上省博广场西边有家红星包子铺。作为一家老字号,当时归属于饮食公司管理下的炒菜馆,许多东西都是定量供应的。石家庄饭店烹饪协会会长罗威介绍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想吃上一口满嘴流油的红星包子,需要先排半天队。

罗威:过去因为用粮票,我印象中好像是一两(的粮票)三个吧,当时饭店少,供应的食材和原料也是计划的。你想开一个饭店,没人给你供粮食,你拿什么开呀?

计划经济条件下,米面粮油的配给制限制了餐饮行业的发展,当时不管是国有还是合营,整个石家庄饮食公司的门店不过百十多家,名字都跟所在街道和地域相关,比如解放路饭店、体育街饭店、北道岔饭店等,下馆子排长队更是常态。巨变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之前卖方市场那种做什么,吃什么的格局被打破,竞争之下各饮食公司为留住顾客,开始纷纷引入八大菜系。

罗威:引进的湖南菜叫湘君府,还有辣婆婆水煮鱼人家叫渝乡辣婆婆。解放路饭店引进了鲁菜,所以改成山东饭庄;现在的燕风楼,当时叫新建饭店——新盖起来的饭店,引进了北京烤鸭和北京菜。

1983年燕春饭店开业,无疑吹来了一阵新风,服务方式的转变以及十三层的地标性高楼一度成为热议的话题。之后,国际大厦、世纪饭店等一系列中高端餐饮企业相继成立,九十年代末洋快餐品牌开始涌入。市场放活激发出行业活力,80后的徐永刚就赶上了石家庄社会大餐饮的崛起,1998年他从元氏县来到省城学厨艺,之后进入光明渔港第一家店做厨师。

徐永刚:02年开的第一家店生意特别好,因为当时那个店比较大一点,同时可以接待一千一百人。像后来的保定会馆、河北人家这都是后边陆陆续续进入的石家庄。
      记者:那会儿去的主要是什么人群呀?
      徐永刚:企事业单位的,当时人们消费呀请客比较要面子,只看钱,来了就是鲍鱼海参,所以这时候一桌1000到3000很普遍。

徐永刚坦言,这种铺张浪费、讲究排场的消费习惯延续到2008年,之后饮食理念开始朝着健康和养生方向发展。真正感到压力是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文件出台,2013年餐饮业整体下滑,他于是不再做厨师长转而回到了元氏老家开起了饭店。

国庆前开业刚一年的店面,凭着环境过硬、人均30块钱左右的消费,已经站稳了县城市场。如今这位三十出头的小伙子正以同样的理念,准备在石家庄一处上万人的小区附近开家百姓饺子馆。

徐永刚:一直吧都想自己做个店,做点儿事儿。因为当时在光明渔港观察,给我一种感觉就是走流量做个百姓店,就是百姓消费。(河北电台记者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