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采市场潜力巨大,优秀模式或孵化出新商业巨擎
——中科院吕本富教授将对中国公共采购行业发展趋势展开研究
10月28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企业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本富就即将展开的针对中国公共采购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举行了报告开题沟通会。会上吕本富教授表示, 国内公采市场份额巨大,将会成为一个全新蓝海市场,如果能够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将会有等同淘宝、阿里这样重量级企业诞生。
中国公共采购领域正在面临走向全面透明化、市场化的压力,吕本富教授希望本项研究能够通过对国际上先进国家的经验的探寻和互联网环境下以电商为代表的新经济模式的研究,探寻我国公采市场健康发展途径。他分析,B2B市场可以分为三类:行业市场,既行业交易市场,比如石油、钢铁、纸张、塑料这类的交易;集采市场,就是集中采购市场,也就是集各大央企都把采购放到这个集中采购的平台上,是目前国资委力推的项目;还有公共采购市场,包括政府采购、其他比如学校、医院等的公共采购,这个市场市场数额巨大,仅去年的政府采购一项从目前数据初步估算就达到22万亿左右,将会是未来一个全新的商业蓝海。
但是公共采购,特别是政府采购目前仍然处于孤岛分离采购的模式,无法实现集中大宗采购的价格优势,但未来如果希望实现统一,最好不是采用行政命令,而只是做一些规则和规范,推进统一。此外信息的透明化也将成为推动公采市场有序发展的一大推手。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商的发展为公采市场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可能,他相信只要探索出恰当的商业模式,公采市场或将孵化出淘宝、阿里量级的商业巨擎。
同时吕本富教授提出,对于公共采购领域的电商化发展,有两种类型的公司比较容易参与进来,一种是过去从事过公共采购的公司,对公共采购领域有一定的认知与积累,第二种则是一些类似阿里巴巴的技术公司,技术领先会成为企业跨界作业的天然优势。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公司,对于企业发展的市场化与资本化拿捏,同样成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