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忧反腐撤离地产高利贷 隐形股东油水十足
(原标题:涉房高利贷撤离潮起 资金困境加剧,部分项目停摆)
近日,江苏官员欠高利贷巨债后失联一事掀开了公职人员参与高利贷的冰山一角。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受到广东反腐工作持续深入的影响,一些涉足高利贷的公职人员低调撤离,而部分涉及的房地产项目已经受到冲击。
广东某地级市一位从事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商表示,在近几个月的反腐风暴中,该市一些官员被调职或暂停职务,而这些官员曾介入的商业地产项目也出现了资金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少公职人员都担心受牵连,不愿意再介入这些项目的高利贷利益链中。”
此外,一些隐藏在房地产投资业务背后的“隐形股东”大都由公职人员担任,随着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部分有公职人员牵涉在内的房地产投资项目陷入“停摆”困局。
涉房高利贷陆续撤离
据媒体报道,江苏省句容市档案局副局长郑某因卷入高利贷欠下巨债后失踪,纪委已介入调查。据悉,身为副局长的郑某平常几乎不上班,一度涉足餐饮、地产等投资项目。
郑某的案件并非个例。本报记者从广东部分公职人员处了解到,中共广东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已经组织了13个巡视组,并在各市、单位开始连续第四批的巡视安排。由于担忧遭到民众举报,一些涉足高利贷事务的公职人员低调地将资金撤离。
“担心被‘抓到小辫子’,有些资金已经撤出‘避风头’,现在已经有三个房地产项目的资金受到影响。”一位从事高利贷业务的高先生向记者坦言,这部分撤离资金以公职人员以及家属为主,也有部分公职人员仍在入股。
对于撤资现象,高先生略有担忧:“我担心他们一旦撤离,其他资金也会效仿,到时候钱就会紧张,毕竟目前房地产项目占比较大,现在这行最缺资金。”
高先生表示,有些房地产项目、基建工程项目是通过这些公职人员搭桥牵线才开始合作,所以他们是第一批入股集资的资金,随后入资的不少商人是因为这批公职人员拉拢才愿意进来的。
“除了担心被查出外,不少人还怕房地产项目出问题,资金收不回来。”高先生称,今年房地产项目资金紧张的情况非常普遍。由于今年楼市行情有所转变,投资风险较大,因此“钱一般不会轻易贷到房地产项目上,尤其是短期过桥资金,需求大但更危险。”
据高先生了解,现在大部分公职人员都不会亲自参与高利贷项目,而是让配偶、亲属或者亲密的朋友代办,“有时候一位公职人员手上汇集着多位公职人员的资金,所以风险管控对他们来讲更重要,都担心被发现、举报。”
交通银行广州某支行一位从事个贷业务的人士透露,有些公职人员手上有不少包括住宅、商铺、宅基地等物业,他们通常会把这些物业到银行做抵押贷款。因为有一定的公职关系存在,所以能贷到的额度也比较高,办手续也较顺利。据他所了解,有不少关系够硬、胆子够大的人拿抵押贷款去参股投资、集资放高利贷。
江苏省某建筑承包公司招标负责人曾向记者指出,有不少涉及房地产的建筑项目在申请项目、获得住建厅报批等程序的时候已经有相熟的官员打过招呼,当项目的具体环节缺短期资金时,有些公职人员愿意私下提供资金周转,最后工程方都通过短期高息债的方式向相关人员输送了个人利益。
此前,多地法院对“落马”官员案件审理中,不乏出现公职人员利用职位之便介入高利贷谋取私利的个案。
据媒体报道,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副局长张某,在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伙同妻子多次挪用建筑劳务工资保证金、建筑企业养老保险金、安全文明施工费等公款2500多万元,用于投放高利贷,从中谋取高额利息。
“隐形股东”屡禁不止
相对于官员介入高利贷的高风险,入股投资的方式成为一些公职人员较为稳定的个人收益来源。
部分受访的公职人员向记者透露,受到地方巡视组等反腐动作的影响,目前公职人员参与高利贷已有收敛,一些公职人员以“隐形股东”身份参与投资的现象仍十分普遍。
中央巡视组对今年在全国多地巡视工作进行通报提出,发现部分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搞权钱交易、插手专项资金分配收受贿赂,个别领导插手工程建设谋取私利等。
上述受访的广东官员从中部城市升迁过来,据他描述,在从基层单位的公职人员开始一直到较高级别的官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其原就职的中部城市,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公职人员入股矿场、矿产已成平常事。
“到了较发达的地方,入股炒卖宅基地、利用职能之便入股村集体的公司买卖土地等等,也是比较普遍的。”他指出,在房地产发展的上中下游各个产业中,掌握较多核心信息的公职人员往往能渗透到不同领域的投资。
此前,东莞市中堂镇国税分局局长罗绍强投资“祥鸿国际农批城”房地产项目7000万元,获得22%的股份和173个铺位,被调侃为“铺叔”。有分析指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以投资的名义受贿,只是以合理的投资作为遮掩。
此前,中央巡视组发现行业协会已成利益输送重灾区。事实上,相关在职或已退休的官员在行业协会任职十分普遍,除了巧立名目赚取会费、获取个人收益外,行业协会的这些任职官员还插手投资项目、收取好处费用以及入股投资。
据媒体报道,曾任浙江衢州市建设规划局副局长的许林森,退休后“发挥余热”,当上了衢州市建筑行业协会会长,收受总额达56.5万元的贿赂,为他人在工程承包、工程评优、相关产品进入安居工程等事件中“提供帮助”,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