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举措描绘河北国企改革路线图
八大举措描绘河北国企改革路线图
—— 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解读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许卫兵
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对国有经济大省河北而言,具有事关全局的特殊意义。
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这意味着我省国企改革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也意味着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向深水区迈出了重要一步。”省国资委主任王昌认为。
《实施意见》从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监管、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创造国有企业改革良好环境条件8个方面,为新时期我省国企改革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监管创新
试水分类监管,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
有的国有企业处于充分竞争领域,有的国有企业承担了更多的公益功能,两者本身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却长期在一个赛道上赛跑。这样既不公平,也不利于更好地发挥各自功能。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提高改革与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实施意见》提出,我省将试水对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与监管,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即通过界定功能、划分类别,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
如何划分商业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实施意见》明确: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报本级政府批准。
对于商业类国有企业,《实施意见》提出,要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公益类国有企业则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侧重于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
为放开企业的手脚,避免在改革中形成严厉、苛刻的“婆婆”,《实施意见》提出,将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
“我省将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边界,以出资关系为基础、通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行权履责。”王昌介绍,年底前将依法确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将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任何政府部门和机构不得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将成为国资监管的重点。
激发活力
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在2018年底前、其他企业在2017年底前都要实现股权多元化
缺乏活力,效率低下……与朝气蓬勃的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曾饱受诟病。
如何根治这些顽疾?《实施意见》开出了药方: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我省将再度扬起股份制改革大旗,并且列出了清晰的时间表。”王昌介绍,根据《实施意见》,我省将推动集团公司股权多元化改革,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在2018年底前、其他企业在2017年底前都要实现股权多元化。
《实施意见》还提出,我省将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推进规范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建设,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
作为企业运行的神经中枢,董事会建设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意见》提出,将加强董事会内部制衡约束,省属国有独资公司在2016年6月底前全面引入外部董事,2017年6月底前形成企业董事会中外部董事人数大于内部董事的较为规范的董事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