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效能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全力支持我省实体经济发展。
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基点。今年上半年,全省银行业机构共研发创新产品313种,面向的客户群涵盖大型企业、国家级省级大型项目、国际贸易客户、中小微企业、三农客户等各类市场主体,较好满足了各类企业的实际需求。如河北银行积极创新企业融资方式和担保方式,推出结构化融资、排污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产品,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
小微企业贷款
以优化信贷结构为重点。做好重点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支持、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产能过剩行业的转型与调整三项工作。全省银行业机构以全力支持“双百双千”、“三个一百”工程及国家级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状况,满足各项金融需求。截至6月末,全省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26485.63亿元,比年初增加2037.01亿元;在信贷规模总量增长前提下,对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分别发放贷款679.28亿元、317.17亿元、585.53亿元、477.90亿元。同时,持续加强薄弱领域金融服务,重点做好“小微金融”和“涉农服务”。截至上半年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806.86亿元,比年初增加625.32亿元,增长8.71%。银行业机构还积极拓宽县域金融的服务渠道,新增县域网点33家,县域网点总数达3205家;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1053.77亿元,比年初增长917.29亿元,增幅为8.30%。另外,积极推动产能过剩行业的转型和调整。要求各银行业机构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对照钢铁、水泥、玻璃、煤炭等行业“6643”产能压降计划开展企业贷款风险排查,建立台账,动态跟踪,积极支持产能过剩行业合理压降和转型调整。上半年,各银行业机构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放贷款176.70亿元,有效满足了企业改造升级的资金需求。
以拓宽渠道建设为保障。各机构优化市场分层,下沉经营重心,在特定服务领域做专做精,通过组织架构创新实现特色化经营。2014年上半年,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园区支行等创新型机构新增6个,全省达到38个。同时,提升网点综合化服务能力,使企业、个人得到更便捷的金融服务。2014年上半年,全省银行业物理网点数量达10579个,新增254个,增幅为2.46%;离行式网点数量为2135个,新增386个,增幅为22.07%。ATM、CRS机数量为21602台,新增1957台,增幅为9.96%;POS、EPOS数量为352984台,新增31656台,增幅为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