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全球油价下跌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台湾《工商时报》10日发表评论说,国际原油长期盘旋在100美元以上,在去年第四季一路下滑,至年底跌破60美元,当时不论是世银或岛内的评估,皆一致认为油价下跌有助经济成长,并且还有抑制通膨的作用。但近期随着出口的衰退、经济的下修,开始有人认为油价下跌拖累出口,无助于提升经济动能。
随着近几个月台湾出口持续衰退,有人说油价下跌导致台湾出口汽柴油、化学品及塑橡胶大幅衰退,而这正是台湾第二季出口表现不如预期的重要原因;也有人统计第二季出口衰退,光是这些汽柴油、化学品及塑橡胶就占了4成;随着6月出口衰退幅度扩至13.9%,这一论述愈来愈强。不过数月,这一波油价下跌竟从年初被视为有助经济成长的功臣,转而变成拖累经济的变数。
许多人不免要问:何以台湾出口会衰退,何以景气会变蓝灯,何以经济成长不如预期?答案很简单,贸易条件可以改善每单位的贸易利益,但当全球贸易量降低时,我们怎能期待出口能有好的表现?而出口不好,我们又怎能期待生产能有好的表现?这一波台湾经济下滑显然是全球景气走缓所致,是“量”的问题,怎么能怪到“价”的头上?转一个说法,若此刻油价高涨,台湾的贸易条件转坏,难道景气就会回升、经济成长就会上修吗?不仅不会,情况恐怕比目前更糟,那大概就是1980年代初期的停滞性通膨(stagflation),高通膨而低成长,试问,台湾希望变成这个样子吗?
今年以来全球景气趋缓的原因非常多,主要还是源于美、欧、中、日这四大经济引擎动能微弱。尤其台湾外贸依赖度如此之高,当全球景气有任何风吹草动,绝难置身事外。这说明让台湾上半年经济走缓的原因,根本不在于油价的大跌,而是美、欧、中、日四大引擎日趋乏力,此理甚为浅显。
长期以来,台湾一直被认为是浅碟式经济,由于人口不多,内需力量难以支撑成长动能,经济易受国际影响而大起大落,上半年台湾经济动荡,即在此尔。事实上,以台湾2,300万人的规模,仍高于荷兰1,669万人、瑞士791万人、奥地利842万人、新西兰440万人,内需动能仍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此外,若能像瑞士、奥地利有好的文化建设,内需产业也可创造出可观的服务输出,而这些动能足可让台湾在惊涛骇浪的全球经济环境下,维持较稳定的成长。
我们认为,面对混沌的经济情势,台当局主管官员有责任把问题讲清楚,而处于这个动荡的经济体系,更应灵活调整步伐。外贸是台湾重要的成长引擎,但并非唯一,好的文化建设既可提升民众素养,提升内需动能,更可吸引境外旅客而促进服务输出,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