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全市CPI同比上涨1.5%

17.02.2017  19:32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刚刚过去的1月份正值春节期间,不少市民可能对上涨明显的黄瓜、西红柿等不少蔬菜价格记忆犹新。2月16日,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发布调查数据,1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价格上涨1.8%。

八大类商品价格“七升一降”

调查显示,与上年同月相比,影响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七升一降”。其中,医疗保健价格上涨4.7%,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及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上涨3.3%、3.2%和2.1%,衣着、食品烟酒和居住价格同比略有上升,涨幅分别为1.0%、0.9%和0.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有所下降,降幅为1.3%。

与上月相比,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2%,总体呈现“六升一降一平”格局。教育文化和娱乐、食品烟酒、交通和通信、其他用品和服务、居住和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3.0%、2.4%、1.6%、1.1%、0.5%和0.2%。衣着价格下降1.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则与上月持平。

新涨价因素涌现

1月份正值寒假期间,家住长安区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李子瑞,就参加了英语、奥数两个寒假班,花费5000多元。和李子瑞一样,他们班近九成的学生都参加了不同的课外班,有的甚至还到外省、国外游学,最多花费近3万元。

“主要涨价因素组成结构发生变化。”调查专家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1月份的食品烟酒价格对CPI的影响程度明显减弱。不过,教育文化和娱乐同比涨幅为3.3%,拉动价格总水平约0.3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比下降0.3%相比,它对CPI的影响由降转升,成为涨价因素。此外,交通和通信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程度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1月份出现多个新涨价因素。比如,受节假日交通费用变化及春节旅游热潮影响,旅行社收费价格环比上涨19.7%;同样受节假日因素影响,美发价格短期上涨,环比涨幅为7.9%;旅游和书报杂志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医疗保健仍为消费价格上涨的重要影响因素。自去年医疗价格改革以来,药品和服务价格变动频繁,且价格变动幅度较大,医疗保健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月医疗保健价格同比上涨4.7%,拉动价格总水平约0.40个百分点,对价格总水平的贡献率为26.0%,较之去年同比涨幅为4.4%,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3.2%,医疗保健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程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并有小幅上升,仍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变动具有重要影响力。

2 月份或将小幅下降

专家表示,鲜菜鲜果及部分食品烟酒价格受节假日因素、季节环境因素及其他市场因素的共同影响,于春节后出现一定幅度的价格波动,据往年经验,该短期波动至元宵节后逐渐恢复平稳。春季服饰陆续上新,衣着价格将呈现价格相应上升趋势。此外,医疗改革至今,部分药品及服务价格仍将有小幅波动调整出现。

因此,综合预判,若各类突发因素在可控范围内,则预计我市2月居民消费价格将有小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