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免费红包成最主要网络诈骗类型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河北省消协等全国40个消协组织和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安全联盟共计43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打击网络欺诈 确保消费安全”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1-2月份免费红包成为最主要的网络诈骗类型。
该项调查活动共收到网络欺诈、电信诈骗举报85173条。2015年11-12月,随着各电商开展“双十一”、圣诞节等促销活动,以电商之名的诈骗活动增多。今年1-2月,元旦、春节期间出现返乡、旅游热潮,各种退票改签诈骗增多。由于微信群中出现“全民发红包、抢红包”现象,各种虚假红包诈骗急剧增多。
1月和2月,该调查活动分别收到红包诈骗举报3209件、2136件,均占收到举报总量的24%,在所有诈骗类型中占比最高。“诈骗者一般会利用微信朋友圈发送免费领取100-300元的现金红包,吸引消费者上钩后,再通过一关又一关的设置,让消费者落入圈套。”省消协负责人介绍,消费者将会被要求在领取红包前先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还有的会将消费者引诱到一个外部链接上,该链接可能存在木马病毒。
在所有举报中,中奖欺诈举报数量最多,共15262例,占总量的17.92%。其次是冒充银行、运营商等官方客服电话,发送积分兑换的诈骗信息,占12.72%。退款欺诈举报数量占第三位,骗子冒充电商客服与刚完成网购的消费者联系,谎称其购买的商品出现交易异常,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交易异常处理,诱骗用户进入钓鱼网站。
男性和女性在不同的网络诈骗中被骗几率明显不同。在赌博博彩、视频交友中,被骗的90%是男性,特别是视频交友中,男性占比高达98.6%。女性被骗比例较高的类型是网络购物、虚假兼职和退款欺诈。“总体看,网络欺诈受害者中,男性占58%,女性占42%。”省消协负责人说。
从年龄上看,25岁-35岁人群是网络受害者最集中的年龄段,占80.7%。90后具有一定网络知识且上网时间长,但缺乏足够社会经验,在面对虚假兼职、网游交友等网络诈骗时,缺乏识别能力,成为主要受害人群,占所有受害者总数的41.6%。其次是80后,占比为39.1%,虽然人数比90后少,但由于普遍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网络消费活动频率和金额较高,遭受的损失比90后高出很多。(记者段丽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