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培养西路评剧人才
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
免费培养西路评剧人才
本报讯 (记者 刘迪) 5月11日,由市评剧院一团申办的 “西路评剧人才培养”培训班,在市人民会堂举行开班仪式。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全国各地的25名学员,将在省会开始为期两个多月的专业培训。
西路评剧源自西路莲花落,后吸收河北梆子、哈哈腔、老调及民间小调发展而来。西路评剧高亢、激昂的唱腔,浸透着浓郁的民间气息;质朴、粗犷的表演,显示着鲜明的地方风格;语言朴素,风趣幽默,具有强烈的民间说唱文学色彩,深受群众喜欢。自20世纪30年代东路评剧进入北京后,西路评剧就日渐式微,后来无专业表演团体,只流传有大悲调、小悲调、蛤蟆调等十几种唱腔,且传承人已经屈指可数。
目前,西路评剧濒临失传。为使其能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原汁原味地传承,让更多的戏曲爱好者认识西路评剧,市评剧院一团申办“西路评剧人才培养”培训班,并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该团团长裴世杰表示:“这是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第一次落户我市,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从2014年起,“西路评剧人才培养”培训班通过广泛宣传,面向全国选拔学员。培训班重在艺术实践和经验传授,将通过排演折子戏与学演经典唱段相结合等方式展开。据了解,培训班坚持免费培养、公益服务的原则,在培训期内,学员将免学费、伙食费、住宿费和交通费。
值得一提的是,培训班成功聘请张淑桂等多名全国知名专家、表演艺术家来省会授课。据了解,张淑桂为国家一级演员,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评剧专家。她师承花月仙、筱白玉霜、小蜜蜂,是当今西路评剧唯一一位健在的“非遗”传承人,被誉为西路评剧的“活化石”。在开班仪式上,谈到西路评剧的传承,75岁的张淑桂不禁热泪盈眶:“这是一件功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不能让这么一门优秀的、伟大的艺术失传,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使西路评剧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鲜活的艺术魅力在舞台上绽放异彩。”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