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有望延长胶质瘤患者生存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吴安华教授课题组,通过大样本检测描绘胶质瘤免疫状态,建立了一套风险评分体系,用于判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此种评分方法不仅可以预测患者存活时间,还可用于指导相关免疫治疗。研究进一步证实,恰当的免疫治疗不仅有望显著延长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未来或可治愈胶质瘤。近日,美国神经病学学会会刊《神经病学》杂志将此研究评选为焦点项目,以新闻发布形式刊登相应论文及社论。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且恶性程度很高的颅内肿瘤,即使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患者的生存期往往少于两年。最新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并非“免疫豁免”之地,免疫因素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待发现。此项研究依托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对297例脑胶质瘤病例(127例胶质母细胞瘤和170例较低级别胶质瘤)进行信使RNA芯片检测,依据基因表达谱数据,对胶质瘤免疫状态进行全景描绘,得出不同病理级别和病理类型胶质瘤的免疫表型,并检验了322个免疫相关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
课题组研究发现,病理级别比病理类型对胶质瘤局部免疫状态的影响更大,且胶质母细胞瘤具有更活跃的免疫反应。通过对免疫基因的检测,研究者发现8个免疫基因(3个为保护性基因,5个为危险性基因)与胶质母细胞瘤预后显著相关,依据这些基因所建立的免疫标记体系,可将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划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高风险病例相比低风险病例具有更强的免疫表型、更短的总生存期(分别为348天、493天)和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42天、369天)。
吴安华认为,此项研究证实,免疫因素在胶质瘤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说明恰当的免疫治疗可以增强免疫系统抵抗肿瘤的战斗力。调控局部免疫反应,改变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可能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策略。此项研究所提及的8个基因可能成为有效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