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温州:保护“大水缸”的艰难取舍
本报记者 陈恒 陆健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25日 04 版)
珊溪水库全景图。资料照片
直到现在,黄齐积还记得两年前在黄坦镇拆猪圈时,村民不理解的神情。
当时,下派至文成县黄坦镇任环境管理所所长的他,得知该镇新楼村村民吴某在珊溪水库禁养区内违章养猪,带人前去拆除,双方一时发生争执。
珊溪水库跟养猪有什么关系?
“这些母猪和仔猪给珊溪水库造成了严重污染。畜禽养殖的总磷贡献度占库区的62%,是最大的污染源。”温州市水利局党组书记王振勇说。
2001年,温州人迎来了自己的“大水缸”。当年,珊溪水库建成蓄水,水质Ⅰ类,岸边的村民直接从“大水缸”挑水喝。
说珊溪水库是“大水缸”,是因为它占了全市饮用水源的80%,供水范围涉及温州市11县市区的8个,共计500多万人口,占温州市供水人口的70%。
然而,自珊溪水库蓄水开始,水质就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从最初的Ⅰ类,下降到Ⅱ到Ⅲ类,枯水期还检测到Ⅳ类。究其原因,是受到水库周边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的污染。
珊溪水库库区总集水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0%,包括文成县、泰顺县、瑞安市的十几个乡镇,共有人口51.3万。在这一区域,畜禽养殖是支柱型产业。整治前,珊溪库区生猪当量已折合近30万头,远超生态环境规划允许的2.26万头。
为此,从2006年开始,温州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帮助养殖户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然而,“几年的摸索下来,发现通过治污设施的整治模式行不通。”王振勇说:“畜禽养殖达标排放出来的水仍然是劣Ⅴ类水质,比城市污水未处理以前还要脏臭。”
2012年5月,温州市痛下决心,从源头上扼制水源地水质恶化的局面,彻底整治珊溪水利枢纽水源地。一场保护水源地的战役打响了。
拆了旧猪圈,开辟新生计
黄坦镇养猪业的兴起,始于1994年的扶贫行动。对于库区周边养猪户来说,猪圈可算得上是家“小银行”。一户养20多头母猪的比比皆是,年收入一般都在10万元以上。
而当下,为了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业必须拆除或者搬走。尽管“当年政府鼓励养猪没错,现在污染越来越厉害,禁止养猪同样没错”的道理老百姓都明白,但放弃这个苦营多年的饭碗,一个字,难!
在帮扶政策上,温州市提出拆除猪舍一平方米补助60元—200元(一般城市的补助约100元)和80元的转业资金。同时设立了转产专业专项帮扶资金,共计1亿元,每年2000万元,连续帮扶5年。针对部分确因养殖场整治导致家庭困难的群众,单独安排1000万元专项帮扶救助资金,帮扶那些因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生活一时陷入困难的低收入农户。
为帮助百姓寻找谋生计的机会,温州市组织召开转产转业现场会、经纪人和技术培训会、帮扶对接洽谈会。在文成县森野铁皮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老板邢文平已经从当年的猪倌摇身一变成了种植石斛的能手,未来前景非常看好。
如今,库区居民有改种高山蔬菜的,有种鲜花的,有种植黑木耳的、有搞生态农庄的……在政府的帮扶下,走上了转产转业之路。
16.3亿元,钱从哪里来?
根治水源地污染,拆猪圈还不是最难的事。5年时间,治污工程建设、养殖户转产转业要投入16.3亿元。钱从哪里来?
“谁受益、谁分担,谁用水、谁出钱,用好水、多花钱”,温州人探索出了一条“以水养水”的路子,即以水库业主温州市公用集团为融资平台,将财政专项资金和水源保护费收益权作为质押进行长期贷款融资,确保了水源地保护庞大的资金需求。
其中,财政专项资金整合了库区环境整治和生态补偿资金,每年8000万元;水源保护费则通过提高水价获取,按2011年珊溪水库供水量2.83亿方计算,年筹集资金近8000多万元。
提高水价对于居民用水户来说能否承受?温州召开了水价调整居民听证会。为让市民代表了解水源地的真实情况,组织市民代表到水源地实地考察,了解调整水价后水费的用途,市民们发现,水价每吨涨0.3元,实际上平均每户一年也就多交76.56元(低收入者每年增加同额度贴补现金,以保证不增加负担)。
资金有了着落,事情就好办多了。其中,投资2亿元,借助正在开展的农房集聚改造,将一二级水源保护区人口搬迁至集雨区以外。投资14.3亿元,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主要支流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质自动在线监测和预警应急体系“五大”工程。
“通过两年多的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直接减少入库污染物60%以上,主要入库支流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污染最严重的黄坦坑溪总磷、高锰酸盐、氨氮、总氮下降明显,水质从10多年来一直是劣Ⅴ类,提升为Ⅱ-Ⅲ类,实现了重大突破。”王振勇说。
今天的珊溪水库,一泓清水,波光粼粼,岸边几个红色大字“金库银库不如珊溪水库”,在绿水青山间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