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下):让科普生动起来
近视防控攻坚战中,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如何因地制宜、积极有效地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科普知识宣传?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专家参与科普传播
“防止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最关键的在于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知道用眼方法,知道分配学习和锻炼时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说,但枯燥的科普知识,小朋友不可能入心入脑,更不会积极主动地养成自觉的学习生活习惯。这就要靠专业人员深入科普才能做到。
1月23日,10位好医生代表分别成立了10支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科普小分队,姚玉峰就是其中之一。“科普一定需要生动,在传播科学知识的时候,让小朋友觉得很好看,容易懂。”姚玉峰说,其次要把知识化解成容易遵循,容易模仿的行为语言;最重要的还要用生动具体的例子,说明遵循了正确的知识和用眼方法后,可以切切实实起到效果,让孩子真切感受到正确的用眼方法是跟他们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
为此,姚玉峰和团队成员想了很多办法,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推广普及近视预防的科普工作,比如,通过当地电视台的健康栏目,对预防和治疗近视进行科普宣讲;通过培训小学班主任的形式,让老师、学生一起参与预防近视的工作;将预防近视的知识带入中、小学生的课堂;把视力检查和防控宣传带入学校、社区;让小学生体验盲人世界的教育等。
医疗机构大有可为
“在健康教育方面,医疗机构也有用武之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说。近视的发病率之高,一定程度上已经是公共卫生问题。医疗机构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宣传预防近视科普知识,推广科学有效的近视防控手段。
相关专家表示,针对人们缺乏近视防治知识、对近视危害健康严重性认识不足的问题,非医疗机构宣传低浓度阿托品的作用机制,错误解释为作用于睫状肌;户外活动对近视防控作用,错误解释为增加身体的多巴胺,可能会使某些保健品风行一时;某些机构过度宣传“假性近视”,借机兜售训练疗程等。
而医疗机构可以发挥专家指导作用,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同时,借助新媒体、网络公开课、社区科普栏、学校讲座等形式,把正确、科学的近视防控知识普及大众。
“单纯靠几支科普小分队,力量还很有限。”姚玉峰坦言,真正能够预防近视发生,降低近视发生率,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包括家长、学校、社区、卫生机构、政府教育部门等的通力配合,才能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首先是社会、家长、教育部门对孩子身心健康发育尺度的认识需要提升,形成更切实际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规范和标准,在考核、挑选和检验学生的身心健康、知识能力的方法上更加科学健康、全面、可持续。其次,合理规范预防近视和治疗近视的行为,对唯利是图甚至非法机构进行严厉的处罚和打击。第三,培养一支专业的科普队伍,结合社会各界的力量,用更多的渠道,推广正确的爱眼护眼知识。
国家地方同发力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长宁表示,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的健康教育,国家层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开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科普100问》等健康教育信息和近视防控公益广告、海报等传播材料,在《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健康素养66条”中也都把近视防控作为重要内容。同时将近视防控纳入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等重大项目,大力推进相关工作开展。
“在开展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宣传教育的力度,今年举办了爱眼日主题宣传活动和多场近视防控进校园活动,成立了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科普小分队,动员相关专家参与近视防控健康教育工作。各地各专业机构围绕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开发了各类健康科普材料。”李长宁说。
研究表明,健康环境建设对近视防控非常重要。国家对教室照明、桌椅高度等都出台了相关标准,这些标准也被纳入健康城市、健康促进县区以及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的相关要求。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对于预防近视有重要意义,在健康促进场所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对适合儿童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和鼓励儿童户外活动的相关要求。
“此次举办的首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高峰论坛实际上就是搭建了一个多方交流的平台。今后,根据工作需要还会举办类似的活动,交流经验,推动工作。”李长宁说,“也希望各地各级专业机构和相关部门在工作中做好经验总结,供全国借鉴,切实提升我国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