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制”催生发展“裂变”——发自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
阜平13800亩、曲阳5600亩、唐县300亩,从2013年9月起,山区现代农业开发的葫芦峪模式开始走出平山,在太行山区多点开花。
面对众多的上门“取经者”,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涛直言,葫芦峪模式没有什么玄妙之处。他将其核心总结为“以资源整合为纽带、以高标准造地为基础、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目标、以农民受益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葫芦峪模式已经做到了全流程的标准化,它可复制,可推广。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模式把沉睡的荒山唤醒,向荒山要绿、要粮、要健康,让荒山成为造福百姓的金山银山。”刘海涛说。
从土地流转到开山造地,园区建设有章可循
对零散荒山荒坡进行资源整合,为规模化开发创造条件,是葫芦峪破题荒山开发的第一步。
“宁可抛荒,不可失地”,尽管产出微薄,可荒山荒坡被许多农民视作“命根子”,你把地拿走挣钱,我怎么办?围绕满足农民的合理利益诉求,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探索出“转、股、租、换”四种方式,拟定了严密的操作流程,成功打开了土地流转这把“锁”。
转,即把荒山荒坡转让给公司,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股,即以荒山荒坡入股,到时按比例分红。租,即把荒山荒坡租给公司,租金一年一付。换,即用荒山荒坡置换好地,利于农户耕作管理。“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制式合同约束,绝不让保障农民利益成为空谈。”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张贵双说,由于农民利益得到保障,各个项目区土地流转顺利,一些村甚至派人主动找到公司,要求尽快流转他们的土地。
流转有规范程序,后续的造地也有严格标准。
针对太行山片麻岩地区的地质特点,葫芦峪园区与省农科院、河北农大的专家一起,摸索出“隔坡沟状梯田造地法”,要领是“深耕层、高筑埂、固护坡、畅排水”,造成的地不仅适宜耕种,还能达到“中雨不出田、大雨不出山、暴雨不毁田”的要求。
“造地是为了种地,所以必须做到高标准。省国土资源厅、省技术监督局还和我们一起制定了葫芦峪造地标准,比国家现行标准高多了。”张贵双说,葫芦峪园区建设中的这些成熟做法,目前都在阜平、曲阳等项目区应用。
从运行体制到种植管护,园区运营自有一套
作为现代农业园区,如何才能实现高产高效?如何才能兼顾统一管理和农民积极性的自主发挥?经过摸索实践,葫芦峪确定了“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管理模式,把农民利益和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同心共富。
大园区,就是依托公司对荒山荒坡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难题;小业主,则是在“五统一”的基础上,以50亩为一个单元,由农民公开承包、分片包干,通过个性化、多样化种植提高效益。
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韩保深介绍说,在“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管理模式下,农民可获得四个方面的收入:一是土地流转收入,根据不同的流转方式,每亩至少收入600元。二是在园区打工的工资收入,人均每天至少100元。三是经营管理收入,园区为小业主每年每个经营单元付2万至3万元管理费,收获的农产品按合同约定的基数上交公司,高于基数部分归小业主所有。四是林下经济收入,林间树下间作的药材、小杂粮以及养殖的散养鸡等收入全部归小业主。 “毫无疑问,这将极大调动小业主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实现国家得绿、企业得利、农民受益的多赢局面。”
农民在园区里成了小业主,可种什么、怎么种不能自行其是,得按公司的统一标准来。“老办法行不通了,这几年打工的经历让我对种地有了新的理解。”东王坡村民刘国书在园区承包管理着50亩核桃树,在他与公司签订的《核桃林地管护承包合同》里,不仅详尽标注着授粉、施肥、浇水、喷药、修剪等几十项核桃树管护的操作规范,还写明了奖惩措施。“就像是张‘明白纸’,到啥时候干啥活儿,清清楚楚。”
山区开发生态优先,政府农民吃上“定心丸”
葫芦峪模式现在被认为是“山区开发的一条好路子”,而在平山葫芦峪园区建设之初,一些人曾担心:如此大规模开山造地,会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苦干巧干不蛮干,我们的口号是科学耕山。”张贵双说,园区建设伊始,他们就确定了生态优先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最大限度保护林木、草皮等生态资源。对坡度25度以下的荒坡,新造高标准农田,发展特色、高效产业;对坡度25度以上的荒山,保持原样,重点是涵养水源、修复生态,根据实际栽植经济、生态树种。对新造地的边坡,通过种植苜蓿、紫穗槐、金银花等,实施生态护坡。
数据显示,经过7年多的开发建设,园区共栽植核桃树48万株,植被覆盖率从原来的不足15%增加到约80%,生态效益凸显。
“长远来看,项目区通过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旅游休闲度假以及养老养生等产业,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和经济落后的面貌,带动更多农民彻底摆脱贫困。”在刘海涛眼里,未来的太行山将是一条绿色产业带、农民致富带、生态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