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规划出炉!三年绘蓝图,只为你的健康需求
“我国药品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16年全国制药企业研发投入不及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制药企业的研发经费。临床急需的创新药物短缺,结构性问题突出。”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受国务院委托,6月22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药品管理工作情况时透露的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缩影:稳定、可持续性投入缺乏,医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够,科研成果与疾病防治实践“两张皮”,科技创新质量和水平仍需提高,原创性科学发现和颠覆性技术缺乏……
针对该现状,近日颁布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国家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在精准医学、再生医学、协同医疗、智慧医疗、整合医学等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
“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规划,涉及面广,对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全局具有指导作用。”参与《规划》起草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中心主任王磊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历时三年绘就发展蓝图
《规划》为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绘就了发展蓝图:“十三五”期间,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攻克一批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新技术和新产品;建成覆盖100万健康人群和10个重点疾病的大型人群队列,形成100项左右针对重大疾病和重大健康问题的诊疗规范、技术标准、临床路径和防控策略,研制20—30种创新药物,培育20—30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品牌企业集群。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是参与《规划》起草的另一位专家,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些目标的确立,历时三年多,召开了多轮、多种形式的专家研讨会,深入分析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开展了充分、科学的论证。
王磊则透露,战略研究和技术预测工作为《规划》的制定奠定了重要基础。2014年2月,科技部启动了人口与健康领域战略研究,100多位专家参与了相关工作,直接为《规划》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和方向建议。此外,科技部2013年6月启动的人口与健康领域技术预测工作,在征集2000余名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家关键技术清单。《规划》发布前,又征求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20余家成员单位的意见,经反复沟通修改,形成了《规划》最终稿。
“在‘十三五’之前,我们的医学科技发展规划,更多聚焦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问题。《规划》最大的亮点就是不再就科技论科技,更加全面系统,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开放整合、机制创新原则,强调为解决卫生与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代涛说。
提供健康产品和服务是重要目标之一
王磊介绍,《规划》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全力推进相关领域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实施,共部署5个方面的12项重点任务。
王磊说,每一项重点任务又有细分的方向和目标。可以说,《规划》不仅为“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确立了目标,更厘清了方向,提供了路线图。
代涛认为,《规划》站位高、立意新、视野宽,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构建健康中国,亟待推动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提升为中心转变,实现疾病预防控制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为此,《规划》确立多项与此直接相关的重点任务:提升疾病防控水平、强化健康风险因素控制、保障重点人群健康、推动科学技术普及。系统部署了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健康自主管理、健康知识普及等一系列研究,为实现由“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的转变提供科技支撑。
王磊表示,医药健康产品开发和新型健康服务技术两项任务也是《规划》的亮点。她以自己身边人的故事为例:两个同样脑溢血的病患,一个在北京,在北大国际医院先进的康复技术帮助下,恢复的很好;另一个在农村的病人已经完全瘫痪在床。“如何为老百姓提供更个性化的、能够解决实际困难的产品、服务,是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她说。
她指出,以前一提到医疗卫生就觉得是要国家投入的,事实上,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健康需求越来越成为驱动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力”,是未来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预计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是引领推动我国新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向。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供给,也正因此,《规划》加强了这方面的部署。
让科技成果“落地”惠及更多百姓
代涛介绍,《规划》在促进成果的转移转化上着墨很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既是《规划》确立的目标,也是12项重点任务之一。《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及优势企业等转化主体的作用。构建系统化、机制化的普及推广网络,建设一批国家和区域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实施一批适宜技术示范项目,面向基层推广应用100—150项新技术,开展医学成果转移转化培训30万—50万人次。
“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完善。”王磊说,《规划》提出,要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统筹加强卫生与健康领域研发基地和平台建设,强化医学研究领军人才及专业人才培养,整体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她介绍,《规划》提出了强化部门协同机制建设、推进科技管理改革、构建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等5个方面措施保障规划实施。
“到2020年,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国家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部分重点领域的基础前沿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控技术获得重要突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明显改善,健康保障模式转型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代涛说。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