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网]白求恩精神 从未离开过
和平年代一样需要白求恩
小姑娘拿起一枚红色硬币模样的塑料玩具。医生问:“有声音吗?”小姑娘回答:“有!”再拿起一枚黄色的。“有没有声音?”“有!”
8月27日9时,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门诊楼四楼一间诊室里,大夫正在给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3岁女孩曹梦琪进行游戏测听。有了人工耳蜗,孩子第一次听到清晰的声音。通常,孩子会被这陌生的刺激吓哭,但曹梦琪只是好奇地循声到处张望。此时,抱着孩子的母亲张素艳已泣不成声。
由于先天性耳蜗缺陷,曹梦琪自出生以来,世界于她是一片寂静。小姑娘已经2岁8个月还不会说话,家里人开始以为是“贵人语迟”,直到她的弟弟出生后听力筛查发现问题,母亲张素艳才惊觉“会不会姐姐也有听力问题”。经进一步检查,曹梦琪的病情才被发现,而且医生说小姑娘即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经受不住两个孩子都是聋儿的打击,孩子的父亲患上了抑郁症,全家只能靠张素艳一人打零工苦苦维持。
7月14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组织的白求恩医疗队来到曹梦琪的家乡平山县,从残联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当天,医疗队就向医院作了汇报,院领导当即表示,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帮助这个孩子。”该院耳鼻喉科主任周永清说,医院全免了曹梦琪的手术费、治疗费以及后续的语训费,并协调器械厂家免费赠送了一套人工耳蜗。从目前的情况看,孩子恢复情况良好,很有希望恢复到正常人70%的听力。这样,她将来就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了。
曹梦琪是白求恩医疗队2006年组建以来帮助过的众多患者之一。该院负责人告诉记者,白求恩精神虽然诞生于战争年代,但在和平年代的医务人员一样需要像白求恩那样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该院自觉继承红色基因,踏着白求恩生前战斗过的足迹,钻山沟、上哨所、进乡村,长期“转战”河北、山西太行革命老区,为的就是使白求恩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传承就要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成立。虽以“医院”为名,但因为缺医少药,其实更像是收养所。10个月后,白求恩的到来给医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倡导创建“规范医院”,一所现代医院的雏形和基础慢慢形成。在白求恩去世54天后,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卓越贡献,医院正式更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刘世钺今年85岁,1949年参加工作,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原主任,也是目前该院仍然出门诊的年纪最大的专家。8月26日,记者前往采访,精神矍铄的他谈起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时反复强调:“传承白求恩精神,要求我们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
70多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白求恩大夫带领医疗队员把破庙、砖窑当做手术室,把担架、门板当做病床,抢救伤病员。在恶劣的战场条件下,白求恩大夫发明了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的“卢沟桥药驼子”,科学严谨而富有创新意识地制定了直接输血法、13步消毒法等先进技术。在该院白求恩纪念馆里,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白求恩发明创造的医疗器械。
刘世钺说,几十年前,医学人才不足是关键问题。他担任眼科主任后,组织举办了10多期军区眼科进修班,每期从华北地区各医院招收学员,培养周期为一年。这个进修班共培养了160多名眼科进修生,他们后来成为各部队医院的眼科骨干。“医疗技术粗糙怎么继承白求恩精神?学习白求恩精神就是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把先进的技术传播出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看到‘白求恩’,心里就踏实”
“在这里,从医生护士身上我还是深深地感受到了白求恩精神,看到了白求恩大夫的影子。”普通士兵出身的87岁的曲本德老人说。
18岁参军入伍,转战大江南北,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从陆军到空军,曲本德半生献给了部队。他说:“我虽然没有见过白求恩,但对白求恩精神非常熟悉。毛主席说过,白求恩是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情。把重的担子留给自己,轻的让给他人。我们这些老家伙,大多身体不便,有时会把屎尿拉在床上。这里的医生护士一点都不嫌弃,治病的同时还要照顾生活。夜里出现病危患者,医生护士一抢救就是两三个小时,没听见一个人叫苦叫累。我发现,这里的医生护士没有丢掉军人的本色,没有忘记白求恩精神。”
据介绍,近年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组织的白求恩医疗队足迹遍及晋察冀老区的50多个县、400多个乡镇,免费为老区军民看病治病16万多人次,与100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培训卫生骨干1700多人次,为老区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同时,该院开展的“青年军医进军营”巡诊活动,深入大山深处的仓库、哨所和驻训点,探索医疗支援新模式;抽调专家骨干与作战部队在训练场联训联保……很多战士发自内心地说:“看到‘白求恩’,心里就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