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优先 为社会动员吹响集结号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此次大会是近20年来我国关于卫生和健康方面最重要的会议。习总书记从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健康优先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新标识。这是对健康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又一次提升,也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如同全社会建设健康中国的一声集结号。
新的号角吹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观念将产生积极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人口的健康水平,但也带来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瓶颈”问题,包括新型传染性疾病、职业病、亚健康以及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流行,食品药品安全引发的健康问题,与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影响因子增多等。只顾发展忽略健康的短视行为,已经让相当多的行业尝到苦果,也为未来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埋下隐患。
经济发展与健康其实并不矛盾。搞好经济建设是基础,可以为健康提供物质条件,健康水平的提高又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为此,习总书记提出,要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从发展理念、政策引导、产业结构等方面全方位引入健康优先,站在全局的、长远的、整体的角度,用健康的尺度审视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步调,才能真正保证“向好的势头”。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上,把更多资源投向健康,让公共财政更多地为百姓健康保障权利埋单,对保障人的基本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意义重大。
新的号角吹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了坚定方向。夯实我们的健康根基,顺应人们从“能看病”“看好病”到“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现实需求变化,必须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从全民健康的高度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运行体制机制。当前,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在啃硬骨头的攻坚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强基层、保基本,把服务供给倾向真正有需求的地方,医疗卫生各项政策才有可能成为大众红利。
大到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与步骤,小到社区公卫资源的整合与协同,树立健康优先发展理念,才能促进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从全民医保体系的搭建与调整,到健康服务与健康信息的提供与分享,有健康优先做保障,各项制度与政策的执行才不会走偏。健康优先的提出,不仅凸显了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也有利于进一步凝聚起改革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推动解决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国民健康改善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问题。
新的号角吹响,公众追求健康幸福的愿望有了顶层回应。健康是最重要的民生,除了病有所医,群众更重视日常保健和长期养生。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从加强某种疾病防控,到关注每个人的全身心健康需求;从重视妇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健康,到倡导全人群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优先,一方面为社会组织参与健康事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人民群众积极投入个人健康建设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的紧迫形势下,强调健康的优先地位让健康中国有了踏实的落脚点,而人民共建共享,强调健康是权利也是责任,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重要路径。
号角声中,我们鲜明感受到了党中央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深切关怀。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保护医务人员安全。这对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医务人员来说,是肯定更是鼓舞。有了党和人民的关爱和支持,在将来的医疗卫生工作中,广大医务人员将砥砺前行,把社会寄予的希望转变成为动力,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