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美丽乡村的“幸福声音”

02.08.2014  09:29

倾听美丽乡村的“幸福声音

——来自我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一线的报道

□本报记者 岳金宏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对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起着巨大作用,是转变千百年来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现代新农村,涌现出了平山南焦坡、赞皇永丰村、元氏方里村、栾城南屯村等一批有特色的省级优秀典型。日前,记者走访了这些美丽村庄,听村民们讲述“俺们村里的新变化”。

环境美

村民生活乐悠悠

栾城县柳林屯乡夏凉村的村民,最近感觉过得比城里人还要幸福: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墙面全部进行了粉刷,天天有保洁队伍清理垃圾,主要出村公路全部硬化,街道旁种满了柿子树、核桃树,既美观又实用。村民服务中心、休闲广场、敬老院等设施完备,就连村里的80多条自然小巷也进行了硬化、铺设了便道砖,夏凉村“华丽转身”。

现在俺们的生活环境可好了!村内道路都硬化了,自己家里从里到外都进行了改造,生活方便了很多。”村民张玉芬开心地说。

以前一下雨根本都出不去门,俺家门口这一个坑,那一个坑,送孩子去上学骑着三轮都翻车。”说话的是元氏方里村的陈秀芹大妈,她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路难走,到处坑坑洼洼,村里人都怕下雨。自从今年开展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村里来了工作组,带着大伙儿一个劲儿地干,每天都能看到村里的新变化。

路修平了,家家户户门前没有杂物,墙壁也粉刷得干干净净,道路两侧种上花花草草,就连以前的垃圾坑现在都变成了村民活动广场,你们说俺们村里的变化大不大。”陈秀芹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村庄变美了,周边的环境也要绿化美化。正定县主要负责同志介绍说,正定县沿高铁10个重点村试点绿化提升工程方案已经出炉,按照“提升绿量、增加色彩、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田园风光、农村特色”的要求,成方连片打造绿化的高品位。每个重点村都建设了50米宽的环村林带。其中,面向高铁一面所有墙体进行立体绿化。目前,各村正在抓紧进行村庄内灌木栽培,预计8月中旬将完成村庄内绿化,10月底完成环村绿化带建设。

今年,我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一共368个,目前这些村庄的规划编制已全部完成,15个改造提升项目中,村庄绿化、垃圾处理、国省干道综合整治等8个项目实现了任务目标“双过半”,其中,村庄绿化、垃圾处理等6个项目走在了全省前列。

点带面

美丽乡村连成片

去年,我市重点打造正定、新乐沿高铁“一线”的面貌改造提升,起到了村点出彩、沿线美丽的效果。今年,我市重点对栾城和鹿泉进行“”上的试点,特别是栾城县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打造以柳林屯全乡、栾城镇和南高乡部分村在内的县级示范片。

在日前的全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观摩活动中,栾城的连片美丽村庄格外亮眼。

去年俺们村不是重点村,但是看着邻村的变化那么大,心里着急呀!”八里庄村李庆刚说。像李庆刚一样,其他村的很多村民都有提升的愿望。今年,栾城对全县应当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围的村,由县里统一做规划设计,力求把百姓的意愿、农村的记忆、民俗的特点、地域的文化特色等融合到规划里。根据各村不同区位、不同产业基础、群众不同需求划分为四类,确定不同的建设目标,实行差异化推进。同时,县财政设立230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部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争取部门帮扶资金,发动社会能人、企业大户、在外工作人员捐献资金,群众投资投劳,目前已累计投入改造提升资金1.2亿元。

沿途参观了栾城的13个村庄,各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村民们拍手称快,这说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这件事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儿上了。”市提升办相关负责同志感慨地说。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在环省会、环县城、环乡镇驻地和沿高铁、沿高速、沿国道等重点区域打造40个精品示范村和17个精品示范片,提升1条沿高铁精品示范线,由点线面网成方连片,将小片连成大片,规模推进。

破难题

厕所垃圾“不再闹心

改厕和农村垃圾处理是我市改造提升工作的难点所在,连茅圈、旱厕更是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这是向农村千百年来的传统陋习宣战。今年我市任务在全省最重,全市要改造连茅圈41.3万座,占全省任务的40%,368个重点村要改造旱厕5.7万座。

记者在栾城柳林屯乡采访时,正好碰到了来批发蔬菜的秦洪,他告诉记者,以前到村里来,最头疼的就是去厕所。但今年这儿的环境大变样,厕所更是变成了三格式,再也不为去厕所发憷了。

在连茅圈改造过程中,各县(市)想尽办法,全力推进。正定县探索出“群众投工投劳、党员干部带头、部门技术支持、政府分段奖补”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全县连茅圈共23528个,目前已改造完成18613个,占任务数的79.1%,重点村旱厕改造完成5721座,占任务数的100%,其中正定县八个乡镇中有四个乡镇已提前完成改造任务。”正定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农村垃圾如何处理是面貌提升过程中的一块“硬骨头”。长期以来,村民们垃圾随手扔、脏水随地倒。如何让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把这些垃圾处理好,我市各县(市)区纷纷拿出高招。高邑县实施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专业承包、全域覆盖”的新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在全省推广;矿区推行了“户分类、村收集、区转运”的办法,城乡一体化处理全区所有生活垃圾;栾城县推行农户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倾倒和收集制度,建立垃圾清运押金制度、县乡公路和农村主要街道市场化运作制度,形成了乡镇各具特色的垃圾处理方式,县乡干线和农村街道基本实现了“白天不见垃圾”的目标。我市还起草了《农村垃圾处理实施方案》,并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在全省率先破解了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截至目前,我市368个省重点村的15项改造提升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其中,村庄绿化、垃圾处理、国省干道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基层组织建设和产业支撑6个项目进展较快,完成任务的60%以上,走在全省前列;污水处理、厨房改造、村民中心建设、民居节能与危房改造、厕所改造、道路硬化等9个项目进度与省同步。共清理垃圾杂物194万立方米,整理国省干线公路1665公里,栽植各类苗木250万株,硬化街道307万平方米,完成改厕16.3万座,打井79眼,铺设引水管道142.6万米。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