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信用体系为诚信企业树“金字招牌”

20.08.2014  11:39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 高敬)“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市场准入门槛放得很低,会不会出现一些无资金保障、无业务活动的公司,对市场形成一定扰乱?

      河北石家庄大印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娇的这种忧虑,也代表了很多企业负责人共同的担心。自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全国的新注册企业超过160万户,也出现了一小批“一元公司”和“亿元公司”,给市场监管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让广大经营者有“雾里看花”之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市场和社会缺乏诚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痼疾。这与过去企业诚信度低,市场上出现大量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现象有直接关系。“如何提高社会的公信力,建立基础的社会诚信体系,是我国未来市场经济发展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他说。

      “诚信缺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现在很多失信行为成本太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冯中圣指出,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违法失信,可能在当地、在这个领域会受到一些惩戒,但到了其他地方、其他领域,由于信用信息不对称,可能就不会受到限制和惩戒。如果失信以后代价很高,到哪里都不方便,做什么事都受限制,就会使我们每个人都自觉地诚实守信。

      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细胞。企业是否诚信经营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良性与否。作为有机农产品推广公司的负责人,陈雪娇说:“我们爱有机生活馆旁边出现了两个在4个月内就倒闭的蔬菜公司,他们收了顾客的预付款,以次充好,导致顾客对我们这个产业产生疑虑。

      如何给市场一对“火眼金睛”,让诚信企业拥有走遍天下的“金字招牌”,失信企业“寸步难行”?

      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要求即时公布股东出资、股权变更等信用信息,有关部门要对公示信息进行抽查。设立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对不按时公示或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企业采取信用约束措施,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

      听到这个消息后,陈雪娇非常高兴,这样就可以对不良企业起到监管作用。她同时建议,工商和其他部门有关审批监管的信息也统一公示,形成一个企业完整的经营信息,“便于我们了解其他企业的经营情况,减少运营风险。

      汪玉凯表示,从企业年检制改为报告制后,工商部门将对各类企业报告的信息进行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将在政府内部建立相关的惩罚机制,如工商、税务、金融等建立联网制度,对一些弄虚作假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甚至使其倾家荡产。

      “这种制度的建立,可以倒逼企业注重信用建设,提升自我约束能力,从长远看,也为整个社会诚信水平提升创造条件。”汪玉凯说。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