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管理打造唐钢强企梦

15.05.2015  11:47

短短几个月时间,信息化的成功上线为不锈钢公司各项工作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动力,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品种开发、质量控制、基础管理等各项工作驶入了迅速提升的“快车道”——

用先进管理工具打造钢铁强企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不锈钢公司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侧记

          自今年1月1日,河北钢铁集团唐钢不锈钢公司ODS、APS、MSCC等信息化新系统正式上线以来,该公司依托唐钢集中管控平台,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便实现了各新系统与原有系统、二级系统的融会贯通,使得信息化在该公司日常工作领域的应用不断成熟,以日清日结、自动化炼钢、自动排程系统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三化融合”综合优势逐步显现,成为该公司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水平持续提升、企业后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信息化:标准化控制的保证

          ODS系统是新上线信息化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其投入使用给该公司的工艺生产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我们的工艺参数传递都是线下传递,由操作工手工输入,既慢又容易出错;自从使用ODS系统后,所有的工艺参数都能通过系统传递,操作工只需核对即可,既快又准确,还能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提到信息化对工艺生产的好处,卷板车间轧机作业区副作业长苗京波侃侃而谈:“关键是出错率降低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很明显!

          通过ODS系统的设计,该公司将产品标准、炼钢和轧钢工序的工艺参数等纳入到唐钢整体质量管理体系中,并进行固化,防止人为随意改动。同时,通过订单设计功能,将产品标准和工艺参数随订单下传到生产执行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约束,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实现了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此外,ODS系统也带来了新产品开发的设计革新,将以前参数设定“拍脑门”“照葫芦画瓢”的落后做法,进化成“流程评审”“靠数据说话”、科学严谨的品种开发模式,新品种的开发效率明显提升,开发成本显著下降。工艺控制的标准化,为生产的良性运行和质量的高标准管控夯实了基础,生产组织模式不断优化。1-4月份,该公司每月一次订单兑现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一次订单综合兑现率达到98.5%。

          “新上线的ODS系统,可以固化冶金规范数据库和产品规范数据库。”一直负责该公司信息化推进工作的质量信息科主任师吴建杰向记者介绍说:“再配合我们与唐钢对接后的APS、MSCC系统,不锈钢公司就可以根据高强汽车板生产线的品种计划安排,随时优化排产组织。

信息化:新技术应用的基础

          “没有信息化工作的同步跟进,自动化炼钢就犹如纸上谈兵。”谈到信息化在自动化炼钢推进工作中的关键作用,生产技术科炼钢室主任李建设肯定地说。

  该公司在配套高强汽车板项目、启动炼钢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伊始,就开始了配套设施的信息化新建及改造工作。LOMAS转炉烟气分析系统是实现转炉自动化冶炼的核心系统之一。LOMAS系统通过对转炉烟气中CO、CO2和O2等成分进行实时分析,实现对转炉氧枪、转炉下料系统等多个系统的自动化精准控制。“如此大的数据处理量,没有信息化的支撑怎么完成?”炼钢车间转炉作业区作业长邢金栋说:“炉内的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我们的职工再勤快,也没有机器反应快,更别说控制精度了!

          今年以来,该公司通过新建ODS、APS、QMS、MSCC系统,将原有系统纳入新系统,实现了工艺参数、操作标准、数据传递、质量跟踪等各个方面的统一管理和快速传递,为自动化炼钢的实现、RH精炼技术的贯通、板坯过程质量的判定、1580订单自动排程的应用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信息化的强力支撑下,该公司各项工作驶进了高速推进的快车道,1-4月份成功开发12个新品种,其中有8个品种是超低碳钢和高强汽车钢,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具备近80个品种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明显提升,高端镀锡基板累计销售27.96万吨,目标完成率达到119.9%,销售量一举超越首钢、梅钢,为实现成为全国最大马口铁基料生产基地铺平了道路。

信息化:管理提升的加速器

          “自从有了信息化系统,生产统计方便了,成本核算方便了,日清日结工作也水道渠成了!” 说起信息化给日常工作带来的变化,该公司财务科成本组组长邵亚民连用了两个“方便”来形容。

          财务系统是该公司最早上线的信息化系统之一。随着新系统与原系统的成功接通,该公司不仅彻底“告别”了钢、轧工序手式填写生产报表的“原始时代”,而且还依托SAP、MES系统,每天能够对进、出厂物流数据及钢轧系统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及时核对,使财务系统由原来的月结账“蜕变”成日结账;各类财务数据由以前的以车间为单位细化为目前的以作业区为单位,并开发炼钢分炉分机成本报表系统,为加强作业区自主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财务部门通过优化各作业区、各产线的日成本报表系统,每天依据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比对情况,及时向公司、车间甚至作业区、炉(机)提出成本红线警告和改进意见,实现了财务部门由“事后诸葛亮”向“过程监控者”的华丽转身,财务管理功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今年1-4月份,该公司炼钢工序中间费和轧钢工序加工费比上年同期分别降低了13.16元/吨和18.71元/吨,物流费用累计降低超过20万元。在工序成本降低的同时,信息化也带来了人工劳效的提升。该公司质量信息科统计组长王艳华告诉记者,信息化投入使用后,虽然需要处理的数据多了,准确性要求高了,但她所带领的统计人员却由原来的15人减到了7人,工作不仅一点儿没耽误,而且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不管我们与高强汽车板生产线距离有多远,我们都能依托信息化,无缝地成为高强汽车板生产线的上游工序,真正地与高强汽车板生产线紧密融为一体,高效率运转,生产出档次更高、质量更好、创新能力更强的好产品!” 吴建杰满怀信心地向记者描绘着信息化管理的“未来”。

                                                              孙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