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保定市全年共完成造林73.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2.5万亩,封山21万亩),分别占省和市下达任务的113.07%和105%,新育苗5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83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75%。新发展果树17万亩,果树总面积达到271万亩,果品产量达到162万吨,果品产量比去年新增16万吨;完成林业总产值172亿元,占年度任务目标的101.17%。全年林业建设工作突出“五个围绕”并取得显著成效。
——围绕生态支撑,加大绿化攻坚。紧紧依托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等项目工程建设,以通道绿化、产业基地建设、农村面貌提升为重点。全面实施七大工程建设,积极构建“三网”、打造“四带”。京昆、大广、荣乌、保沧两侧进行补造提质。打造了一批如环白洋淀林带建设、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等绿美廊道建设和现代林业园区建设等一批亮点工程,完成环淀林带40多公里,绿美廊道建设2.1万亩,现代园区建设27个,多次得到省、市领导批示和肯定。赵勇副书记批示:“保定造林绿化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突出创新,很有成效。望今年有一个更大发展。印发各市、县学习。”
--围绕农民增收,做强林业产业。一是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依托河北农业大学和林业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搞好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组织林果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目前,以科研院校专家团队为依托的500亩以上的标准化果品基地达到300多个。二是加强标准化果园建设。为促进全市果品标准化生产,制定出台了《保定市果品标准化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通过审核、筛选,16个市级果品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认定。三是苗木花卉、板材业、林下经济等产业得到新的提升。苗木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品种结构得到优化,大规格苗木、景观苗木比例增加,果树盆景、唐县油用牡丹、雄县三白公司设施花卉等一批拳头产品和新兴市场品种逐步形成。
——围绕协同发展,加强精准对接。一是与国家局、省厅进行对接。2015年争取省级以上项目资金2.065亿元,其中:生态建设资金1.74亿元、基础建设资金2455.79万元、产业发展资金841.3万元、林业科技资金115万元,实现了项目建设全覆盖。二是与企业对接。引进了东珠、棕榈、正道森林、天津创世等知名公司和企业投资我市生态建设。由天津创世公司投资5亿元的保定智慧生态文创科技产业园已经开工建设,计划投资5亿元在博野建设景观苗木交易园区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该项目建成后,将对我市的苗木产业壮大和升级转型产生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投资8亿元的生态田园文创生活体验区已完成土地流转。三是强化校地对接。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12月14日,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北京林业大学白洋淀生态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木结构建筑研究与检测中心”及京南高效农业示范区雄县万亩鲜花港项目起动实施。四是京保合作造林对接。与北京市园林局就京保毗邻区合作造林达成初步意向、2016年启动京保毗邻区重点廊道、水源地及森林湿地公园造林试点工程。协同发展对接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扬和肯定,在全市推进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上我局进行了典型交流。
——围绕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创新融资机制,破解投入不足难题。建立多元化造林投入机制,通过“向上争、财政挤、整合用、银行贷、社会引”,多渠道筹集绿化资金17.38亿元;二是创新流转机制,破解造林用地制约难题。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推动农村土地、林地流转,共流转土地19.5万亩,占造林总面积37.14%;三是创新市场机制,破解绿化整体水平不高难题。通过实行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鼓励、优惠政策,吸引知名绿化企业和造林大户630家积极参与造林绿化,共撬动社会资金12.19亿元。
——围绕资源管理,实现有效保护。坚持保护和服务并重、事前监管与事后追究并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林业执法年”活动,严厉打击了违法野外用火、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非法侵占林地等违法行为。全年共查处涉林案件610起,罚款495.1632万元,查处案件数量以及罚款数额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4%和113.89%,国家局、省厅挂牌督办的十余起案件全部按时办理终结,执法工作受到省厅的肯定和表扬。森林防火工作坚持打牢责任落实这个基础,做实队伍建设这个保障,抓好预防为主这个关键,强力推进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实现了防火形势的大力好转,全年共发生省卫星监测林火热点15个,较去年减少56个,降低78.8%,发生森林火灾4起,过火面积较去年下降98%,成为历史上防火形势最好的一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分别做出批示,给予肯定。森林病虫害防治和种苗检疫工作得到加强,无公害防治率达91%,测报准确率达86%,种苗产地检疫率96%,全部完成省厅下达任务指标。 (保定市林业局 贾同温) (第001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