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去年河北供销社系统购销规模达2428亿元 增长19.4%
长城网4月12日讯(记者 宿馨元)4月12日,河北省供销社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回顾2014年省供销社取得的成绩,并对2015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据统计,2014年,河北省供销社系统购销规模达到2428亿元,同比增长了19.4%。
2014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坚持服务“三农”宗旨,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系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开启了破冰之旅,走上了创新之路,迎来了跨越之年。破冰之旅,就是实现了两个突破:即突破传统的工作格局,由做流通转向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突破原有的政策支撑体系,由争取农村流通领域的政策转向争取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政策。创新之路,就是强力推进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经营体系、合作金融体系和管理体制“五大”创新。跨越之年,就是在深化改革中实现了供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2014年,全系统购销规模达到2428亿元,实现利税1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4%和19.3%,再创历史新高,荣获全国总社年度综合业绩考核优胜单位特等奖。改革整体上呈现出“体系化、市场化、实体化、特色化”的鲜明特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系统已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1.5万家,乡镇专业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700多家,县级综合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60多家,县及县以下新型供销社组织架构初步形成。
“2015年是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河北省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邓沛然表示,中央出台的《决定》,政策性强、含金量高,是在“四化”同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作出的纲领性文件,为进一步推动综合改革,激发体制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发挥在新时期“三农”工作中独特优势和更大作用创造了难得历史机遇。同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小。一方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宏观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全省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传统流通领域面临着成本快速上涨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挤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行业经济增长势头趋缓;另一方面,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引发流通领域商业模式剧烈变革,特别是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加快在农村铺设销售网络,都对供销社形成了直接的冲击。
2015年,全省供销社系统要进一步创新组织体系,在构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平台上求得新成效,从本地实际出发,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为核心,以基层社改造为重点,推进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经营体系,在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上求得新成效,把“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作为流通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谋划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强化零售终端的网络化布局。进一步创新合作金融体系,在拓宽为农服务领域上求得新成效,抓好新建公司与分支机构的组建、金融功能的改造提升,拓展服务三农领域抓好七种业态的融合,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在打造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求得新成效,加大服务模式的培育推广力度,切实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探出新路子。进一步促进社有企业发展,在提升实力活力竞争力上求得新成效,社有企业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物质支撑,省供销社明确了2015年全系统购销总规模实现3000亿元的工作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按照“掌控一批政策性比较强的、主导一批公益性比较强的、搞活一批经营性比较强的”发展思路,规划发展布局,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促进企业不断向中高端迈进。
同时,按照“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在曲周、滦平、威县、平山、灵寿和安平6个县,积极探索农资、购销、合作金融、技术培训、农机租赁和农村产权交易等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资源集约化、形式常态化、功能固定化、服务持续化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其次,抓好10个省直管县的改革模式探索。新近纳入省直管的8个县级供销社,综合实力都比较强,改革内生动力也比较大,要积极按照省供销社的部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因地制宜地加快在某一方面的改革探索,力求在2015年末前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