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供销”焕发新生机——河北供销社系统推进综合改革纪实

09.10.2016  23:05

 

  供销社,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名字,曾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近年来,作为全国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之一,我省供销社系统扎根农村、面向市场,在改革创新中寻找发展的新支点,为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不少农民群众感叹“供销社又回来了”。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回应新形势下的“三农”所望,我省供销社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推行“两社融合”

  基层供销社领办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反过来改造传统基层供销社

  眼下,正是玉米的收获季节,但元氏县杜庄村60多岁的养鸡专业户王建议却不慌不忙。用他的话说,“我的10亩地都托管给了合作社,从种到收,所有的活儿,他们全包了。”

  王建议所说的合作社,就是元氏县供销社领办的联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县供销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为依托,该县15个乡镇的入社农户均可享受测土配方、农资供应、农机耕作、机械喷药、农产品收割、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农民平均每亩可增收二三百元。

  在一些农村地区,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谁来种地”问题突出。供销社通过土地流转把农村土地集中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模化,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起来不划算的事。目前,我省供销社系统通过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托管半托管土地350万亩。

  近年来,全省供销社系统推行“两社融合”模式,通过基层供销社领办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反过来改造传统基层供销社,搭建起服务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把农村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广阔的市场联结起来,农业壮大,农户增收,供销社的发展也有了牢固的根基。

  ——在村级,以特色产业为依托,推广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村委会和农民合作社为平台的“一个核心、两个平台”模式,通过基层社领办农民合作社,实现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与供销社经济优势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共领办农民合作社2万多家。

  ——在乡镇,用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改造传统的基层社,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带领农民合作社组团闯市场。目前,全省组建乡镇区域型联合社1476家,涉农乡镇覆盖率80%,产业型联合社358家。

  ——在县及县以上,以市县级供销社为依托,以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为成员,组建跨产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形成职责清晰、上下贯通、运转协调的新型组织体系。目前,全省已有6个设区市、117个县级供销社组建了农民合作社联合社。

  开办“网上供销社”

  组建“农交汇”“八方联采”“云供销”3个省级电商平台,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电商大步进军农村市场,供销社也正被这股浪潮所席卷,以往的“三尺柜台”正悄然变为标准化门店和看不见的物流网络。

  “您好,我是‘菜小丫’的送货员,这是您上午订的菜,请签收。”10月4日,家住承德时代家园的陈女士通过“菜小丫”网上供销社选购了几种蔬菜,不到一个小时,菜就送到她手中。“比市场上便宜不说,还能直接送到家,真是省时省力又省心!”

  依托农副产品流通平台,承德市供销社开通了“承德市供销社农产品电子商务网”,将30个平价蔬菜直营店与其并网管理,开展线上销售线下配送业务,打响了“菜小丫”品牌。

  “公司官网、淘宝店铺、电子商城、分销商城、微信平台”,走进围场木兰缘电子商务公司的大厅,记者注意到,五大专业平台在这里同时运行,围场优质的农产品借此顺利销往全国市场。在这里,本地特色产品、优质农产品、旅游文化产品都通过电子平台展示、推介和销售,同时,大宗农产品现货和期货也可进行网上交易。

  近年来,省供销社以“互联网+”为抓手,组建了“农交汇”“八方联采”“云供销”3个省级电商平台,大力改造现有经营网络,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网上供销社”,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平台体系。这3家极具河北本土特色的电商平台分别在全国供销社系统中创了3个“第一”。

  “农交汇”是全国供销系统唯一一家以大宗农产品即期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目前,该平台上网展示、交易的农产品已达10大类200多种,交易额、客户量、社会信誉度等主要指标稳居全国同行业前两名。

  “八方联采”是全国供销系统第一家将商品联采联销、品牌展示展销与互联网教育、医疗、农技及网上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创业等多功能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上线以来,已发展村级服务站3000多家,县级配送中心123家。

  “云供销”则是全国供销系统第一家以改造传统网络为目标的电商平台。今年以来,他们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改造供销社传统网络。目前,已完成省盐业专营公司全省连锁系统、邯郸市“宜家宜厨”生鲜直销配送系统、盐山百货集团O2O营销系统、康保县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等项目,累计改造终端网点上万家。

  引入“金融活水”

  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金融服务

  强立是新乐市的一名种植大户,去年他试种了5棚草莓,第一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收入,每个棚净赚4万多元。面对这么好的市场形势,他打算今年扩大规模,再种30个大棚,但200万元的资金缺口让他犯了难。

  “银行贷款门槛太高了,手续也特别复杂。”强立说。后来,他听说供销社可以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找到供销社旗下的新合作投资担保公司。靠着这家公司的担保,他顺利获得200万元的银行贷款。

  为破解农民贷款难、融资贵难题,省供销社出资12亿元,构建了以投资管理、农村产权交易、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融资担保、合作保险、农产品电商等11个业态为主的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1个业态对应1家金融龙头企业,各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功能互联、服务同步,并与省级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企业广泛合作,互助经营。

  这是一个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金融服务的体系——

  在产前环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零散、闲置的农村产权变为资本,“让土地生金”。省供销社建立了省级和市县级的两级交易平台,省级平台负责平台建设,业务指导、监督,制定交易规则和制度。市县级平台负责本区域的信息发布、撮合交易、交易鉴证,协调做好服务工作。农村的土地经营权、林权、集体经营性资产、设施设备等12类农村产权均可在此平台上实现交易。目前,省供销社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市场服务体系,已成立80个市县交易市场,完成交易1956宗,交易额突破6亿元。

  农村资金互助、互联网金融、融资担保、合作保险、金融租赁服务等业态则服务于产中环节。去年7月3日,省供销社正式上线了“新合作金融”平台,依托互联网开展网上融资,给中小微农业企业和投资者之间架起桥梁。平台上线1年多来,累计融资达到1.51亿元,建设分支机构126个。

  为了将服务延伸至产后环节,省供销社还将农产品电商也纳入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现货即期交易,形成农产品价格指数,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生产计划、存储计划、上市计划的依据。

  让农业经营主体产权能流转、抵押够条件、融资有渠道、担保有平台、生产有保障、风险能化解、产销能衔接,我省供销社系统建立起系统性、合作制、市场化的农村金融运行机制,截至目前,助农融资总额达50亿元,担保公司累计为604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总金额38亿元。

                            (河北日报  2016年10月8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