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给侧改革中审计机关如何作为

10.11.2016  19:32
  供给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呈现下行态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2016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领域内的新常态,其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

  艰巨的改革任务决定了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也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意义重大而又艰巨,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和参与,需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践行和落实。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审计机关不仅要充分认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更应义不容辞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审计机关职能作用,为供给侧改革护航,为供给侧改革服务,这将成为审计机关未来几年的关注重点。

  供给侧改革不同于需求侧改革(主要是指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主要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是未来几年内稳定增长政策的新方向,是改革的新领域,更是改革的新理念。对于审计机关而言,我们应该迎头而上,积极作为,这是审计事业的新挑战,也是审计发展的新机遇。

  一、关注四个方面重点,认真履行审计职责

  供给侧改革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各部门、各级政府对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执行能力。为此,审计机关要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履行审计职责,促进和保障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一是重点关注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供给侧改革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供给侧改革不同于需求侧的刺激政策,其目的主要是去除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沉将面临更多的矛盾和压力,如经济发展短时期减缓、企业破产或重组,职工失业安置等问题,各部门、各级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可能会出现相互推诿、不作为,对国家相关优惠政策落实不到,对国家下拨的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不规范等情况,因此供给侧改革也需要国家审计机关发挥“督战”作用,及时、准确地掌握各部门、各级政府供给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为国家全面有效地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信息和数据。

  二是重点关注供给侧改革政策措施的执行综合效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有效供给的效率,改善供给结构对需要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但其各项具体政策任务与最终目标之间的联系较好间接,很难简单地评估其效果和效益。如:去产能单个项目的执行状况是清楚的,但其对改善行业供给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贡献程度多大?降成本的政策措施可以很明确,但企业实际受益状况如何,对其改善盈利状况影响多大?针对这些问题,都不是单个审计项目能够回答的。审计机关应注重发挥全国审计一体化的优势,综合利用审计机关信息掌握较为全面、准确的优势,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政策任务的实际综合效果进行准确评估,为国家持续推进改革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三是重点关注经济领域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政策和建议。当前我国若干行业的供给结构存在突出问题,背后有其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原因。例如,“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却不创造价值,但“僵尸企业”为什么长期“僵而不死”?部门和地方政府支持““僵尸企业”的内在机制是什么?搞清楚这些问题,不仅能以此为基础提出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审计建议,又能为在机制制度层面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要求奠定基础。为此,审计机关要充分利用日常审计工作收集、掌握的信息,并加以审计分析和判断,提出政策性意见和建议,为供给侧改革助力。

  四是重点关注供给侧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预警信息,确保经济安全。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壮士断腕,各项政策任务的落实不可避免会有阵痛或一定范围的社会冲击。实践中,既要避免各级政府和部门胆小怕事不作为,又要防止其过于冒进引起不必要的社会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项目审计过程中,应注重总体评估各项政策的社会风险,对各级政府和部门适时发出预警。

  二、做好四个方面结合,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审计

  供给侧改革审计可以说是审计机关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没有经验,也没有尝试,要想扎实有效地做好此项审计工作,完成审计任务,审计机关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结合。

  一是将供给侧改革审计与日常审计工作相结合。供给侧改革审计是审计的新任务,在审计中肯定也会遇到新问题、新困难,各级审计机关必须要充分认识供给侧改革审计的必要性,必须要将供给侧改革审计与日常审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实施;同时要将供给侧改革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等日常工作相结合,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审计效果。

  二是将审计服务与审计监督相结合。供给侧改革是改革的新领域、新尝试、新探索,在改革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各级审计机关要有服务意识,要有大局观,要把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结合起来,更多地为供给侧改革出谋划策,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为解决供给侧改革中的问题发挥审计机关职能作用。

  三是将供给侧改革审计与审计全覆盖相结合。审计全覆盖是新形势下完善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也是推动审计事业转型发展、加快消除审计盲区、助力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作为改革的新领域供给侧改革理所当然的也应成为审计的重点工作和重点内容。各级审计机关在编制审计工作规划、计划时必须将供给侧改革审计纳入其中,总体布局,统筹安排,把审计全覆盖落到实处。

  四是将供给侧改革审计与审计体制改革相结合。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审计机关正在探索省以下垂直管理的试点工作,这是一次审计管理体制的变革,与供给侧改革同步、契合。因此,审计管理体制的改革要与供给侧改革审计相结合,要在改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建立全国一体化审计管理模式加大对供给侧改革的审计监督和服务。

  三、加强四个方面审计创新,提高供给侧改革审计的效果

  一是加强审计理念创新,增强审计创新意识。首先,审计必须拓宽工作思路,在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基础上,面向宏观,立足于微观分析,为宏观决策服务,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发挥审计的作用。其次,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必须建立以审计理论创新为导向的审计创新体系,推动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审计内部管理机制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和实践活动创新,按照新形势的要求全面推进审计创新工作。第三,树立整体意识,整合和开发现有审计资源,发挥各种积极因素,形成新的审计优势,以群体创新优势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弥补审计力量短板。供给侧改革审计涉及面广,行业多,任务重,要求高,对审计人员来说不仅是审计任务的增加,更是审计技能的挑战。为此,审计机关必须引进计算机审计、复合型审计等方面人才,充实审计队伍,补齐审计人才短板;积极强化实践创新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建立审计实务“导师制”,加强审计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开展审计质量和审计价值“提升年”活动等措施,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和价值提升举措,完善审计整改督查机制,认真研究对策措施扎扎实实“补短板”,做到“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促进审计价值和审计成果的全面提升,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强审计实践创新,科学甄别供给侧结构改革中政策执行偏差。始自去年的供给侧改革绝非简单地将管理重心由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而是从政府主导和管理经济彻底转向市场主导和调节经济,旨在通过对于行政管制的放松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发挥市场作用,服务创业创新,从而使供需双方由不相匹配走向重新适应;而对于企业税负的大幅降低则必将逐步改善企业生存环境、政策环境与发展环境,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几大供给侧要素的重新优化配置。因此,在审计实践中,必须以中央精神和实际效果为依据,对被审计单位的创新性做法予以鼓励,中央已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顶层设计,但是具体任务落实推进,政策手段的选择,更需要基层的探索。加强审计实践中创新,要按照刘家义审计长所强调的对实践中的创新探索抱有支持、鼓励的态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中的政策创新,有时与若干部门规章制度不符,要区别“敢作为”与“乱作为”,要依赖审计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加以分析判断和科学甄别。

  四是加强审计方法和手段创新,准确判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首先是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等各种审计方式方法的运用,把推进大数据审计作为审计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创新采集数据途径,建设大数据审计系统;其次是创新运用审计分析的方法,客观评价机制体制方面的缺陷原因,才能为政策深化、修正、落实 、再修正、再落实建言献策打下强有力的基础;三是加强对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和分析,进行研究性审计,准确评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政策任务的实际绩效。(丁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