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十字庄9名村民自发修史铭记史册无闻的300余抗日英烈
晋州民政局决定为烈士竖碑,把张十字庄建成红色教育基地
□本报首席记者 李梓 实习生 肖鹏1941年、1943年,八路军警备旅、晋(南)县大队“黄鼬连”等部300多名将士,在与日寇作战中英勇牺牲,被张十字庄村民掩埋。如今,这些英烈的坟场虽然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变成庄稼地,但这个村始终没有忘记他们,到烈士牺牲地和埋葬尸骨的地方祭奠英灵,也成为一种习俗。聂新民等9位村民近两年来还抢救性地搜集整理这些烈士的英雄事迹,准备编入村史。晋州市民政局准备配合村民为300多名烈士树碑立传,把张十字庄建成红色教育基地。
用牛车一趟趟往回拉烈士遗体
晋州市营里镇张十字庄村,位于晋州、辛集、宁晋三县(市)交界处,全村1800多人。如今已经富裕起来的村民,没有忘记70多年前为抗击日寇、保家卫国而牺牲的英烈们,一直传颂着1941年“9·15”八路军抗战,以及1943年“黄鼬连”的抗战故事,村民们用各自的方式追忆祭奠300多名长眠于此的英雄。
7月3日上午,84岁的王新择老汉,在张十字庄村“抗日烈士英雄事迹调查组”等村民的陪同下,来到该村西南角的田野上。绿油油的玉米苗一尺多高,如果不是正在修建的烈士纪念碑底座,很难想象这里原来掩埋着300多名抗日英雄的尸骨。
王新择老人在这里向村民讲述了70多年前的情景。“那么多八路军将士和地方抗日英雄战死了,村民用牛车一趟趟地拉啊!”他说,这块庄稼地有三处埋葬着烈士遗体,总共300多具。一处是1941年农历9月15日牺牲的八路军警备旅将士100多人;一处是1943年11月30日牺牲的晋(南)县大队“黄鼬连”等部100多名英雄;还有一处掩埋着近百具八路军警备旅将士遗骨,是1968年平整土地时,村民从别处迁移到这里的。
1941年,王新择虽然年幼,可回想起当年村民们掩埋烈士遗体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他说,如果没有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哪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啊。
抢救性搜集整理3本抗日史料
王新择老人所讲的“9·15”八路军突围战,以及1943年11月30日“黄鼬连”突围战,究竟是怎么回事?
村民李庆学一直想搜集整理这些史料。2013年春天,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军合的支持下,“抗日烈士英雄事迹调查组”成立。
调查组成员有李军合、郑同顺、李京伦、王瑞凯、李增春、王春梅、王庆文、聂新民等9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45岁。他们本着“自愿参加、不计报酬、甘愿奉献”的原则,查阅了辛集县志、晋州县志、藁城县志、赵县县志以及石家庄地区的党史,发现对于这两场战斗几乎没有记载。
为查实这些史料,他们走访了本村和邻村85岁以上老人15名,听他们回忆当年这两场战斗和掩埋烈士遗体的情景,并到“黄鼬连”负责人陈种的家乡桃园村,访问了其后人。还到各地访问了一些在世的老八路、老干部,到辛集市烈士陵园核对八路军文工部队政委王志的碑文。历时一年多,写出了有关这两场战斗的史料3本、7000多字。
民政局决定修建抗日烈士纪念碑
据聂新民先生说,抗战时期,张十字庄村是个“堡垒村”,地下兵工厂、战地医院都设在这个村,无论八路军还是其他抗日武装,经常在这个村子居住。
在1941年“9·15”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八路军来人清点遗体,整容、着装后,由张十字庄地下党支部组织党员、村民掩埋。
1968年,因平整土地,烈士的坟头被推平,村民扫墓的习惯被中断。近两年,在“抗日烈士英雄事迹调查组”的影响下,村民又重新开始祭扫英烈,每到7月7日、农历9月15日和清明节,都会有人到烈士牺牲地和埋葬尸骨的地方祭奠英灵。
“你也别埋怨,我也别埋怨,只埋怨九月十五这一天。爹娘啊!妻儿啊!你也总难忘,我也总难忘,都难忘九月十五这一天。同志啊!战友啊……”
7月3日,现年83岁的李藏藏老奶奶唱起这首歌的时候,热泪盈眶。
她回忆说,1941年农历9月15日,鬼子包围了村子,八路军战士为掩护群众转移伤亡惨重。
第二年,八路军文工部队二团在张十字庄演出,祭奠“9·15”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住在李藏藏家的一位文艺战士泪流满面地唱起了一首歌:“你也别埋怨,我也别埋怨……”于是,她就跟那位战士学会了这首歌。
近日,张十字庄村党支部、村委会遵照广大党员和村民的呼声,把“抗日烈士英雄事迹调查组”搜集整理的抗日英雄材料,报给晋州市民政局,请求为300多名烈士修建纪念碑亭。局长李玉海深深地被村民与抗日英烈之间的情感所打动,也被300多名英烈抗日故事所震撼,决定启用专项资金,在张十字庄村西南,修建烈士纪念碑亭,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他说,如果不是村民反映,他还不知道300多名抗日烈士的故事。
“9·15”突围战:一位母亲冒险救伤员
据“抗日烈士英雄事迹调查组”调查, 1941年农历九月十五,八路军冀中警备旅攻打藁城武邱据点,攻打七天未克。日寇和伪军反扑。为阻击敌人,保护张十字庄村民安全,警备旅官兵英勇作战,机枪班11名战士全部牺牲。而后,日寇从村南向村北进发,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村民们闻讯纷纷跑向其他村庄。八路军在与敌人激战中,寡不敌众,牺牲200余人。
警备旅骑兵排一部分战死,人们看见有一个骑马的报务员,背上的报话机着了火向东奔跑。有一个战士被打伤趴在村民李树楨母亲身边,她赶紧揽到自己怀里,用棉袄盖住他的脸,躲过了敌人的追杀。
“黄鼬连”突围战:一名战士把敌人掐死
晋州桃园村的陈种,因其胆大心细,昼伏夜出,人称“黄鼬”,其率领的抗日游击队,遂被人爱称“黄鼬连”。1943年11月29日,由晋(南)县政府、县委机关领导下的“黄鼬连”、辛集县大队和宁晋县大队组成的抗日武装,约150人,趁夜晚大雾,再次攻打留箭古营据点,午夜撤到鲁家庄。
11月30日凌晨,宁晋县大队的贾广基到街上担水,发现村西口有敌情,立即跑回去报告。同志们边打边撤,被1500多名日寇及伪军包围,牺牲100多人,其中“黄鼬连”牺牲战士40余人。
早7点,雾还没散,陈种、景玉龙率领“黄鼬连”保护县委机关,用集束手榴弹炸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在敌人的二次包围下,陈种袒胸露背,手举大刀,大喊:“弟兄们,敌人包围了我们,准备大刀,和敌人拼了!”“黄鼬连”战士三两个人背靠背,和敌人展开肉搏战。战士聂炳涛子弹打光了,身负重伤,敌人要活捉他时,他大喊:“狗日的小日本,来吧!”他拉响了两颗手榴弹;尹铁仔抱着敌人在地上打滚,从沟上滚到沟下,活活把敌人掐死;赵仁造和敌人争夺刺刀,后互相掐着脖子,双双死去……
编辑: 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