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60余名围棋爱好者切磋棋艺
出镜人物
参加京津冀三地围棋联谊、书文会友活动的60余名棋手。
采访动机
人生如棋,以棋为媒,弘扬文化国粹。
■文/本报记者秘晓芳
图/本报首席记者李青
上周末,一场京津冀三地棋友的围棋联谊、书文会友活动,在新成立的徽石苑棋文馆举行。这个新搭建的平台,也借此进行了弘扬国粹文化、普及围棋运动的首次交流。
本次联谊活动由北京徽京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文化部机关围棋协会主办, 河北省围棋协会和河北龙源集团协办。河北龙源集团董事长刘宏涛介绍,参赛棋手约60余人分别来自京、津、冀三地,年长者已近古稀,最小的只有8岁。此次交流联谊活动非常受欢迎,他很高兴能为弘扬民族文化贡献力量。
围棋在我国古代社会有着相当高的地位,有人曾用“棋理还将道理通,争饶先手却由衷。古人重到今人爱,万局都无一局同”的诗句来赞美围棋的魅力。
恰逢人机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不少棋手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陈丹淮先生的一席话颇受认可:“人机大战人输了,很多棋手不开心,但是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国防科技工作者,是非常开心见到这种场面的。这真的是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大进步。人是比不过人类的创造,现在还有谁会去用腿挑战汽车的速度,那为什么要挑战人工智能的算法?无论它怎么智能,它都是我们人类发明的成果。”
经过一天半角逐,文化部队、北京老同志队和河北队分获前三名。本次比赛的举办地徽石苑棋文馆,位于西二环和工农路的交叉口,由河北省围棋协会副主席姚伟旋创办。姚伟旋先生表示棋文馆的创立就是要促进围棋文化事业的发展,增进广大老干部老同志和围棋爱好者间的交流。上周六下午,在比赛现场,记者还看到了不少同围棋有关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关于棋文馆的这种布置和展览方式,尽管输给了8岁的小棋手,姚伟旋先生还是兴致勃勃地描绘了他弘扬国粹文化的发展路线图:“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关于围棋的古诗词、文化典故有不少,古代的帝王名人也有不少的围棋故事,我们现代的部队高级将领中也有很多的围棋爱好者,他们同样有着不少的围棋故事。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整理成不同的系列,通过书法、诗文、绘画等形式讲述出来,办成展览,让更多的人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传统的围棋文化,也让更多的人爱上我们的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