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力推“海绵城市” 石家庄雨再大也不会看海
(原标题:海绵城市住建部力推)
住建部日前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下称《指南》),探索构建城市雨水开发体系,根治城市内涝顽疾。
这意味着今后下再大的雨也不会“城中看海”,还表明今后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建设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建设理念将彻底转变。
海绵城市将破解“城中看海”
《指南》指出,过去3年,全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次内涝淹水时间超过12小时,淹水深度超过半米,北京、济南等城市甚至发生了造成伤亡的严重内涝。
然而,解决不再“城中看海”却不仅仅是“修大管子”这么简单。参与制定《指南》的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说,目前我国99%的城市对雨水追求“一排了之”,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最主要原因。
为此,《指南》明确倡导建设海绵城市——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海绵城市建成后,降雨时能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今后地块开发要建“海绵体”
住建部城建司副巡视员章林伟表示,《指南》发布后,下一步住建部将扩大试点范围,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探索完善海绵型城市建设思路。“今后,海绵城市理念将被应用于桥区改造、住宅区规划甚至每条道路设计之中。”
那么,老旧城区占比较大的特大型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否现实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谢映霞认为,“老旧城区可利用社区内部花坛、绿地等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市政道路可结合绿化带、树池等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设施;也可将老旧社区雨水管线接入周边公园、水体、集中绿地。”
根据《指南》,各地人民政府是建设海绵城市的责任主体,有责任明确下沉式绿地率、绿色屋顶率等主要指标,并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任务。今后,各地要将建设海绵城市指标作为各地块开发的约束条件,也就是说地块开发时都要按指标进行“海绵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