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以创新尽快形成“先发优势”
■访谈嘉宾: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
创新是发展全局的核心和基点
记者: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为何创新会被放在这么高的位置?
周振华:的确,创新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
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因素中,经历新旧动能转化。原来的发展路径不能继续走下去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从全球范围看,几乎所有的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自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都面临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专注于创新发展上,如美国在推进“再工业化”、德国在推进“工业4.0”等。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只有依靠创新发展,才能有效破解结构性扭曲、资源错配、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难题。
首先,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中很大一个问题,是结构性产能过剩与结构性消费不足。单纯依靠增加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投入,已经无法解决,需要创新来达到经济的协调性发展。
其次,中国经济依靠大量资源要素投入,甚至牺牲环境生态的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要解决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必须进行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还有,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从融入经济全球化到获取全球化红利,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但发展至今,“后发优势”越来越小。如果“先发优势”不尽快形成,中国就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先发优势”是建立在动态“比较优势”上的,要依靠知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这些都要通过创新来推进。
另外,中国经济发展虽然经济总量上升了,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但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使得经济发展成果能让更多人分享,达到包容性发展,单靠资金投入、转移支付等是无法实现的,一定要通过制度创新进行收入分配等结构性调整。
从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的关系看,创新也被摆在了发展理念首要位置。因为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支撑,创新理所当然成为发展的基点与发展理念的核心。
从科技创新到全面创新
记者:以前我们说到创新,似乎更多理解为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涵盖更广。创新“扩容”,有何深意?
周振华:处在我国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创新,不是个别领域和某一方面的创新,而是全方位系统创新。在创新问题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创新的观点,指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形成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全面创新架构,体现出对创新本质更高层面的认知。
科技创新是关键环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进而破解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制约等经济社会发展难题。
制度创新是前提与基础。科技发展本身会受到体制机制的约束,只有制度创新,才能促进科技发展。同样,只有制度创新,才能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资源错配、结构扭曲、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理论创新是先导。只有理念发生转变,才能进一步看清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对现存问题作出新的、准确的分析与判断,进而用正确理论指导实践行动。
文化创新体现的是软实力的创新。今后,软实力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将越来越凸显。文化创新既要传承传统文化,还要创造出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新文化,特别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文化内涵、文化创意、文化艺术等都需要进行创新。
在创新的诸多方面中,我认为,关键是如何系统集成,形成共同推进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合力,这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
上海要继续当好创新发展“先行者”
记者: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上海应该如何制定与推进“十三五”阶段相关政策?
周振华:上海由于经济发展较早进入转型期,先于全国其他地方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就开始考虑如何创新驱动发展问题。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此进行了科学分析,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主线。过去五年,按照这条主线的要求,上海各界进行了贯彻、实施与推进。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的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上海应该进一步完善创新发展的内涵,提升创新发展的成效,继续在创新发展的实践中当好先行者。
具体而言,可以牢牢抓住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两个方面发力。如,借助上海自贸区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特别是进一步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事中事后监管、金融创新、服务领域开放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对已出台的改革措施要尽快落实落地,同时将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效应尽快外溢到整个上海,并进一步上升为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又如,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结构布局,出台更多具可操作性的政策,形成激励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格局,同时借力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对上海先进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