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抗战精神 我们一直在路上
传承弘扬抗战精神 我们一直在路上
对中国人民来说,2015年9月3日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日子。7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民迎来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举国欢庆,重启新日。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山东,这块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在面临日寇暴行中,发生过无数英勇的战争,树立起一座座英雄的丰碑。
2015年7月7日,山东网上抗战纪念馆即将开馆。该馆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3D展馆技术,向全球网民实景再现山东抗日的丰功伟绩、历史贡献。海量数据、全景呈现,人们“网游”纪念馆感觉比现场更逼真。
这将是新时期山东向纪念全国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献上的一份大礼。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铭记荣辱,方能面向未来。对于新时期的大众报人来说,承建山东网上抗战纪念馆,是最好的新闻作品,也是勇担媒体责任的体现。
传承抗战精神,大众报人责无旁贷。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抗战的烽火中创刊,成为山东有史以来第一张共产党和人民的报纸。这份诞生于战争销烟中的“红色媒体”,既是宣传队,也是抗战队,大众报人用爱国情怀书写了红色的文字,也为抗日战争流出了鲜红的热血。
新闻的使命,连接着自由、富强的梦想。因为自由来得如此不易,所以自当珍惜,所以更渴望强大。
从创刊到新中国成立,大众日报社有578位员工壮烈牺牲,在世界新闻史上罕见。前人的鲜血,照亮后人的征程。因为知道从哪里来,于是明白到哪里去。
从创建报社到今天,77年风雨沧桑,一代代大众报人铭记历史,接力弘扬抗战精神,走上一条强大之路。一如抗战时期的星星之火,即成燎原之势。老一辈大众报人的抗战精神,也早已融入大众报业的血液。不同的时期,赋予我们不同的历史使命,今天的大众报业已成新闻界的巨轮,在和平时代乘风破浪,演绎着一个个发展的传奇。推动她破浪前行的,正是老一辈报人抗战精神的内在动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在新闻事业的主战场,大众报人始终传承着前辈抗战的精神,新时期好记者陈中华、“胡同记者”张刚,成为全国新闻界学习的典型;大众报业集团八年25项中国新闻奖,其中九获中国新闻一等奖,创造了“大众报业现象”。一次次重大采访犹如重大战役。坚持党性立场、群众观点,坚守信仰信念,将大众报业锻造成一支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新闻队伍,众志成城,战之能胜。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总结抗战精神的内涵。当今世界,风云激荡,挑战与机遇在博弈中并存。对于庞大的中国,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凝聚在抗战精神中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和必胜信念。
历史不能忘却。传承弘扬抗战精神,首先要让意识回到历史中去,这也是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大众报业集团主办,大众网承办山东网上抗战纪念馆的意义所在。自2014年4月起,大众网筹建小组访遍山东各市的抗战纪念场馆,行程1万多公里搜集山东抗日战争的史料和文物,先后整理百万余字,近万张照片图表、200余件文物样本,还有大量反映山东抗战的文学影音作品。然后,经过各部门专家反复论证,大众网先后八易其稿,最终形成了长达14万字的《布展大纲》。
山东网上抗战纪念馆的筹备建设过程,是一次“体力+脑力”的高强度考验。大众网筹建团队在北京连续奋战3个月,熬夜加班甚至通宵奋战超负荷运转,以坚定的信念、忘我的付出完成了“大决战”。
全国首个3D抗日战争纪念馆,能够俯瞰山东整个抗战史的首部多媒体历史专著,一代报人用新媒体手段向大众日报光辉历史致敬。历史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网上山东抗战纪念馆不仅是山东人民的精神财富,也将是全国、全世界人民了解反法西斯战争,珍爱自由和平的生动教材。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百折不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传承弘扬抗战精神,是新闻媒体不可忽视的社会责任。
雄关漫道,而今迈步。一代大众报人勇担责任,以抗战精神投身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巨大力量。